:::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967
植物的生殖-資源代表圖
video 植物的生殖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中7-9年級
植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花的構造及功能、花粉的傳播方式、種子、果實的發育、知道果實有不同的型態及傳播方式rn
觀看次數345
修改日期:2019-12-09
PKc-Va-7-12_長直導線的磁場應用_ WSQ 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PKc-Va-7-12_長直導線的磁場應用_ WSQ 學習單
高中物理-李榕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PKc-Va-7-12_長直導線的磁場應用_ WSQ 學習單
點閱數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1-17
網溪溼地綠活圖-資源代表圖
web 網溪溼地綠活圖
薛麗珠/市立網溪國小國小4-6年級
1.能了解製作校園溼地綠活圖的意義。2.能畫出校園溼地附近環境的正確地圖。3.能操作數位相機,拍攝校園溼地景觀,並利用電腦傳輸照片。4.能操作電腦軟體完成E化綠活圖。5.能利用校園溼地綠活圖,落實溼地教育推廣。
點閱數235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1-10-11
人體的心臟-資源代表圖
video 人體的心臟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高中10-12年級
1.人體的心臟由肌肉組成,中間以中膈隔成左心、右心;而房室瓣又分別將左(右)心的上下區分出心房、心室rn2.可依血液循環基本路徑、血管命名原則,寫出與心臟相連的血管名稱
觀看次數294
修改日期:2019-12-06
INd-Ⅱ-5-04_雨水對地表環境的影響-資源代表圖
INd-Ⅱ-5-04_雨水對地表環境的影響
觀看次數158
修改日期:2024-03-07
化學-竹筷子問題多-比一比-資源代表圖
web 化學-竹筷子問題多-比一比
林勇成/台南市億載國小國小5-6年級
本單元以生活化的竹筷子為出發點,透過實驗知道二氧化硫對竹子顏色的影響。
點閱數271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3-09-27
Asterorhombus intermedius (中間角鮃)-資源代表圖
web Asterorhombus intermedius (中間角鮃)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sterorhombus intermedius(中間角鮃)俗名:中間角鮃、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肉瞇仔(澎湖)棲息深度:0 - 60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兩眼位於左側。頭短高。短鈍,背緣中央稍後有一小凹刻。眼中大,眼間隔中央淺縱凹,眼上緣各具一皮質突起。口斜裂,具尖形頜齒,前端齒較大。鰓耙掌狀,具小刺,第一鰓弓上鰓耙數0+6-11。眼側被弱櫛鱗,背及鰭鰭亦具鱗;盲側被圓鱗;僅眼側具側線,側線鱗數48-54。背鰭軟條數1+81-83,第一鰭條特化成釣桿,上端2/3至3/4部位特化分枝呈葉狀;臀鰭軟條數60-63;胸鰭略短於頭長;腹鰭左右不對稱;尾鰭圓形。眼側體呈淡黃灰褐色,體背、腹緣各有一列小黑褐斑,側線彎曲部上下有3個黑斑,側線直走部上亦有3個黑斑,各鰭淡黃色,多少散布黑斑點;盲側乳白色。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平時不太愛活動,大半時間潛藏在砂泥底中,和棲息的背景環境幾乎完美融合一體,藉以欺敵捕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西印度洋、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東加群島。臺灣發現於東沙島。漁業利用:偶見之種,一般為潛水捕獲。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Hemimyzon formosanus (臺灣間爬岩鰍)-資源代表圖
web Hemimyzon formosanus (臺灣間爬岩鰍)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Hemimyzon formosanus(臺灣間爬岩鰍)俗名:臺灣間吸鰍、臺灣石爬子、石貼仔棲息深度:0 - 1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前部扁平,後部側扁。頭部至腹鰭之間的身體呈三角形,腹面頗為平坦。頭中大,平扁。吻部略呈圓弧狀。口下位,口裂略呈弧狀。上頜上方的腹面具2-3對短鬚。體被細小圓鱗,頭部及胸部的內側均裸出無鱗。側線完全。背鰭基部較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後上方,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向兩側平展,後緣完全分離,4-5(不分枝軟條)+ 9-11(分枝軟條);胸鰭寬大而平展,末端幾達腹鰭前緣;尾鰭凹形。體色變異大,體呈淺橄欖綠、或墨綠、或黑褐色等,體背及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深色斑;各鰭淡黃褐色,背、尾鰭具有暗色點狀條紋。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喜好棲息於河川的中、上游湍急的河段。底棲性,常以扁平的身體及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雜食性,以刮食石頭上之藻類,以及捕食水生昆蟲、或攝食有機碎屑等為食。地理分佈:臺灣特有種。分布於臺灣北部及西部的溪河中、上游。漁業利用:魚體較小,食用價值低,但其體色花紋富變化,生活習性特殊,或可飼養成觀賞魚。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4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地球科學∕土石流∕台灣曾發生重大土石流地區及其激發因素-資源代表圖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中三年級學生自我學習,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8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3-09-27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資源代表圖
video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教育部高中10-12年級
108課綱物理科高1泰宇版第3章第2節_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觀看次數364
修改日期: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