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989
錢幣衛星-資源代表圖
ebook 錢幣衛星
孫培明/台南市安南區安順國中國中8年級
錢幣衛星
點閱數479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25-07-12
史前文化公園植物生態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史前文化公園植物生態學習單
邱雅惠/縣立初來國小國小3-6年級
1.戶外教學地點:史前文化公園2.學習單配合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3.學習單主題:認識植物
點閱數602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2-11-19
Hippocampus spinosissimus (棘海馬)-資源代表圖
web Hippocampus spinosissimus (棘海馬)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Hippocampus spinosissimus(棘海馬)俗名:棘海馬、海馬棲息深度:0 - 70公尺形態特徵:頭部與軀幹部幾成直角,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頂冠中等高,具4-5個長而尖銳之棘,最長棘短於頂冠;體部各稜脊上之結節發育完全呈長而尖銳之棘,但長度短於眼徑。吻部略長,但不及於1/2頭部,約頭長的0.70-0.75倍。骨環11+ 36-37;背鰭鰭條數17-18;胸鰭鰭條數16-17。體色多樣,包括綠褐色或灰褐色。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具海藻床的礁石區,棲息深度可達70公尺,以小型浮游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斯里蘭卡、臺灣及澳洲等附近海域。臺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漁業利用: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或網具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但被做成中藥之藥材。IUCN 瀕危狀態:易危(VU)A4cd2003-04-30 華盛頓公約附錄2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0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瘋狂電吉他-資源代表圖
web 瘋狂電吉他
蔡凱如/校園自由軟體數位資源推廣服務中心國小5年級~國中7年級
這是由『S4A教師社群』夥伴提供的 Scratch 競賽範例設計。
點閱數1123
下載數58
修改日期:2014-05-20
Setarches longimanus (長臂囊頭鮋)-資源代表圖
web Setarches longimanus (長臂囊頭鮋)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Setarches longimanus(長臂囊頭鮋)俗名:長臂囊頭鮋、囊頭鮋、赤鮋、石狗公、石頭魚棲息深度:200 - 700公尺形態特徵:體中長,側扁,橢圓形。頭大,側扁。眼中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頷等長,上頷骨延伸至眼眶下方後緣。上下頷、鋤骨及腭骨具細齒,腭骨齒群左右相連,呈人字狀。鼻棘1個,小而鈍,位於前鼻孔內側。淚骨長方形,外側具4-5輻射狀低稜,具1向後長棘;下緣前葉、中葉與後葉各具1棘。眼眶下具第一及第二眶下骨,無第三、第四及第五眶下骨。第一眶下骨菱形且寬短,具1發達縱稜;第二眶下骨長方形,具1縱稜,無棘。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孔。前鰓蓋骨5棘,第二棘短小;鰓蓋骨具2叉向稜,後端各具1棘。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與稜弱小。側篩骨光滑,具1大眼前棘。額骨光滑,眶上稜低平,眼上棘低平且不明顯,眼後棘消失。鼓棘1個,短小。眼間距額稜1對,低平,無額棘。頂骨光滑,頂稜低平,後部具頂棘,無頸棘。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1個,短小分岔;翼耳棘1個,翼耳稜低長;後顳顬棘不明顯;肩胛棘各1個; 脈棘1個。投部平整,無明顯凹陷。顱骨、額骨、眶下稜及前鰓蓋骨具發達黏液腔。前鼻孔後與後鼻孔具1短小皮瓣。鱗中大,圓鱗;頭部除了眼後部、鰓蓋上部及上頷骨後方具鱗片外,其餘部分無鱗,背鰭、臀鰭及腹鰭無鱗。側線前半部斜直,後半部平直,末端延伸至尾鰭基底。背鰭起始於鰓蓋骨上棘稍前方,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第四硬棘最長,具硬棘 XII,軟條 9-10;臀鰭起始於背鰭軟條部前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具硬棘 III,軟條5;胸鰭大,下側位,無鰭條分離,未達臀鰭起點,軟條21-23,具2不分枝,13分枝,8不分枝鰭條;腹鰭胸位,具硬棘 I,軟條5;尾鰭圓形。體紅色,腹側較淡,體側具褐紅色斑紋。(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深水底棲環境。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由印度洋東至日本福島縣,南至澳洲;亦有記錄來自阿拉弗拉海。漁業利用:除學術研究外,經濟價值不大。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我不是青蛙,我是蟾蜍-資源代表圖
web 我不是青蛙,我是蟾蜍
曹弘源/縣立大業國小國小5-6年級
自然科教學
點閱數293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0-12-21
生活科技∕動漫投影燈∕光磨坊-資源代表圖
web 生活科技∕動漫投影燈∕光磨坊
朱益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單元先探究一些光學原理與現象,並介紹這些光學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所衍生發展出來的科技產品。然後透過「動漫投影燈」的製作,瞭解透鏡和面鏡的成像原理,並將學生所繪製的動畫、漫畫像電影一樣投影出來,以引發學生對於學習光學原理與自己動手做(DIY)的興趣。而本單元的教學模組係依據MST概念 (mathematics, science,&technology)來設計,也可讓學生從模組中學習並應用相關的數學、科學、科技之知識與技能。
點閱數422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3-09-27
金門大白菜的變身—蘋果酵素應用於韓式泡菜的製作-資源代表圖
web 金門大白菜的變身—蘋果酵素應用於韓式泡菜的製作
李智能/教育網路中心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隨著科技的發達,許多人常國內外的往來,不同的文化及飲食習慣也隨之廣播全世界。同時泡菜從人類開始農耕生活,生產穀物,把米飯當作主食後出現的。將難以長久儲藏的蔬菜,用鹽來醃漬,或者放入醬、醋、調料醃製,產生發酵出的新味道,這就是泡菜的由來。韓國有句俗話說"泡菜是半個糧食"!不管多麼奢華的宴會飲食,餐桌上也少不了泡菜。韓國人無論貧富貴賤,都以米飯爲主食,一日三餐都不離泡菜。韓國位於較高緯度,天氣嚴寒,較缺乏新鮮蔬菜所以就出現了醃製蔬菜的產物,食物容易腐敗較不容易儲存,因此他們會將難以儲存的蔬果,用鹽、醬油及醋醃製的方式儲存,同時也能增加不同的風味及長時間的儲放。在古時候,在用餐時,不管菜色多麼的豐富及豐盛,但也少不了泡菜的存在,當時沒有泡菜會覺得整個用餐狀況好像少了什麼一樣,他們總是會把米飯當作主食,而泡菜當做副主食,因為泡菜具有酸辣味,能夠促進用餐時的食慾。
點閱數409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3-11-25
Engraulis japonicus (日本鯷)-資源代表圖
web Engraulis japonicus (日本鯷)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Engraulis japonicus(日本鯷)俗名:日本鯷、苦蚵仔、鰯仔、片口、鱙仔、姑仔、黑鱙、苦蠔仔(澎湖)、厚殼鱙(澎湖)棲息深度:0 - 20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成圓筒狀,略側扁,腹部圓而無稜鱗,尾鰭基部有兩大型鱗片。頭稍大。眼大,眼徑大於吻長。吻尖圓。口大,前下位,上頜突出於下頜,上頜骨延長止於上鰓蓋骨前緣。鰓耙細長而密。體被圓鱗,鱗小而薄,易脫落,無側線。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軟條14-15;臀鰭起於背鰭基部後之下方,具軟條16-18;尾鰭叉型。體背藍黑色,腹面銀白,體側具一青黑色寬縱帶。各鰭半透明。棲所生態:近海洄游性魚類,有時可外游至離岸1000公尺;一般多在表層活動,但有時可降至200公尺深之海域。以濾食浮游動物為食,主要是橈腳類及海洋生物之卵及幼生。次年初春時即成熟,大量由日本海域南下產卵,會引來大量鯖、鰺、鬼頭刀等魚類掠食。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及中太平洋區(50°N~7°S),日本到臺灣北部沿海最常見;菲律賓、印尼地區罕見。臺灣盛產於新竹以北、東北部及東部海岸線。漁業利用:每年二至三月日本鯷成魚會大量洄游至臺灣東北部產卵,在春季成為宜蘭地區魩鱙漁業的主要組成。主要漁法為大目袖網、流袋網、手叉網、棒受網等。多製成魚乾,炒辣椒或煮湯調味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校園植物大挑戰-植物38-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植物大挑戰-植物38
林大正/東光國小國小3年級
東光校園植物照片
點閱數8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