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傳統技藝-擊響一生開路鼓-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擊響一生開路鼓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國小5-6年級
傳承台灣傳統音樂的藝術家,代表性樂團「金聲順」已有150年歷史。李春生的父親李淵是傳統音樂的重要人物,李春生從小便深受父親影響,精通多種樂器,並自14歲起便開始在樂團中演出。他於2019年獲得雲林文化藝術界最高殊榮——文化貢獻獎。他所演奏的「開錄鼓」是北港傳統開路古陣音樂的一部分,強調震撼的音效和英雄般的氣勢。於1960年代錄製過黑膠唱片,這些珍貴的記錄成為父親創作的紀念。如今,李春生將傳統音樂的根基傳承給新一代音樂人,像是張承遠所領導的太日月籍樂團,努力將傳統與現代音樂融合,創作出跨世代的作品。張承遠不僅希望保存傳統,還希望以創新方式讓更多人了解並接納傳統音樂的魅力。這份對音樂的熱愛與傳承,讓李春生的音樂生命持續發光,影響著後來的音樂世代。
點閱數2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天后宮 媽祖生-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天后宮 媽祖生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資訊服務暨應用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澎湖縣湖西鄉天后宮是侍奉媽祖,媽祖的生日就是每年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在媽祖生日之前,天后宮會辦理做醮這個活動,做醮最主要的就是祈求,讓社區能夠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做醮有分公醮和私醮,若是公醮的話,參與人員就是廟裡管理委員會的委員,還有做醮的頭家,私醮的部分就是每年善男信女來向媽祖來許願,願望實現後再來還願,在做醮期間的每天早上九點,湖西天后宮都會廣播祀祈的消息,撿平安餅來廟口撿餅,其實這撿餅的文化,在湖西社區是很有特色的,雖然這個東西很平常,但對社區信仰來說,它是令人能夠喜悅的 期待的,因為參與者能夠把今天撿拾的這些,糖果餅乾 零錢等等,拿回去跟家人分享,分享一種喜悅 分享一種福氣,這是早先以來湖西社區,尤其是小朋友好喜歡撿這個餅乾回去家裡,最主要是他喜歡當中過程的一種快樂,一種喜悅 一種分享,這是我們湖西社區,尤其是與湖西天后宮這些善男信女們,一致的信仰,所以每年都是相當期待媽祖生,好像整個社區就是用辦喜事心情一樣來迎接,因為希望這個文化能夠向下紮根,藉由做醮這個活動也能夠凝聚信仰,跟社區的向心力,對社區來說非常的有意義,也是一種傳承的動作。
點閱數20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雙溪小旅行//來去找茶-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雙溪小旅行//來去找茶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雙溪有機合作社的農友所舉辦的食農體驗活動,體驗教育除了活動參與的志工有所收穫與學習以外,也希望能用影像記錄的方式,將體驗活動更多元的宣傳出去,吸引更多人來實際參與食農體驗。
點閱數15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福興,福安村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福興,福安村篇
車城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車城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介紹屏東車城福興村及福安村。
點閱數2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阿拉寶灣.台灣東海岸移民社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阿拉寶灣.台灣東海岸移民社區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3-6年級
隨著民國50、60年代基隆漁業繁榮,和平島正濱漁港、八尺門漁港的漁工及相關產業的需求增加,大量外地人湧入,其中也包含台東成功、都歷的阿美族人,並在和平島東側的土地形成阿拉寶灣都市原住民聚落。族人保有傳統群居與文化特色,卻因都市生活壓力與場域不足,面臨原住民文化的傳承斷層。2024年起,在阿拉寶灣原住民聚落再生計畫推動下,族人齊心整修閒置空間為打魯案(talo’an)集會所,作為技能傳授、文化保存與社區凝聚的中心,讓當地原住民的文化得以傳承至後代子孫。在計畫推動期間,由於需要清理出設施使用,因此也同時清理了該地區的環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
點閱數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滿州民謠(張日貴)-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滿州民謠(張日貴)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滿州鄉民謠即恆春半島民謠內涵之一(含恆春鎮、車城鄉、枋山鄉、滿州鄉)。傳統民謠中較重要且為人所熟知的有「思想起、平埔調、四季春、楓港小調、五孔小調、牛母伴」,這些曲調的特點:大多使用月琴、弦琴伴奏;演唱時,會在句中或句尾加入「啊、啊呦喂」等助詞;因主要為抒懷早期先民生活,因此傳統民謠曲調唱來大多淒涼悲切。滿州民謠基本上與恆春地區共享六種曲調,但滿州地區並不只拘泥於此六首傳統曲調,滿州民謠在此傳統基礎上,加入當地民俗風情,並以傳統曲調四言七句的形式,逐漸演化出別具地區特色的民謠風格。傳統民謠對於滿州人的生活、休閒、習俗等關係密不可分,惟受文明、科技影響,這些曲調漸漸失傳,會彈唱的人越來越少。
點閱數2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杵音文化藝術團)-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杵音文化藝術團)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阿美族歌謠主要由祖先流傳下來,複音歌謠傳統性唱法出現於農耕、生活及祭典中。一般說來領唱者為年齡階層領導者或擅唱者,高音部份則是聲音高而清澈者,餘眾可唱低聲部。傳統馬蘭複音歌謠團體可分成兩種,一是男性老人於Kiloma’an豐年祭時所唱的「很長的歌」(聚會所所唱的歌謠)三首等都是由男性組成的複音歌謠;另一類是拜訪歌、除草歌或是除喪歌、治病歌等,可由「伴工」團或夫妻演唱,因此,男女是可以一齊合唱的。馬蘭阿美複音歌曲傳承仍保存在老一輩記憶,特別是「傳廣隊」或「大橋隊」以前的年齡階級,保有較豐富的複音以及即興唱法,又不脫離馬蘭自由對位歌唱的能力,在歷史與社會變遷下,反映族群或地方藝術表現。
點閱數2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傳統技藝-重返歷史 扛茨走溪流-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重返歷史 扛茨走溪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小3-5年級
台南安南區和台港的歷史、文化、以及當地居民面對自然災害的經歷。它通過回憶大水災和歷史建築的重建,表達了當地居民對自己文化的珍視和對歷史的保存。許多村莊曾因為水災而被沖毀,居民曾在大風大雨中搬遷,經歷了艱難的生存環境。尤其提到的「竹籠房子」是當地的傳統建築形式,象徵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和人民的堅韌。當地的文化和傳統,強調了透過文物館等方式,讓年輕一代認識和傳承這些過去的歷史和生活方式。儘管現代科技進步,但居民仍保留對歷史的重視,希望能將這些文化遺產保存並讓後代了解過去的艱難歲月,從而更珍惜當前的生活。
點閱數16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也有防疫措施嗎?-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也有防疫措施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現今醫療技術相當發達,但新冠病毒疫情仍造成極大傷亡,那麼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應對各種疫情的呢?他們也有所謂的防疫措施嗎?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病毒防疫道館』,了解一下古代的防疫措施。現今醫療技術發達,但新冠疫情仍造成極大的傷亡,那麼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古人們又是如何應對各種疫情的發生呢?他們也有所謂的防疫措施嗎?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發現古人的防疫措施與觀念吧!
點閱數1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文化局國小5-6年級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前身為1933年開幕的有樂館,為全臺首座設有冷卻設備的歐化劇場,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格,展現日本國力之公有建築。戰後改名為國民大戲院,不僅放映電影,更成為舉辦音樂會與徵兵活動的重要場所,見證新竹市民的集體生活記憶。1990年代因營運虧損停業,後經文建會補助與地方民眾支持,展開改建工程,保留建築外觀並賦予新生命。改建後的影像博物館分為表演劇場與靜態展示空間,設有可變動座椅、電影放映室與影像資料查詢區,並典藏包括梁山伯與祝英台、竹劍少年等579部珍貴影片。
點閱數7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