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校中,你是否也曾面對看見同學被霸凌卻無力應對的情況?動畫主角鍾學昇也有同樣經歷──他想幫助受害者,卻擔心自己被波及或被標籤為「抓耙仔」。這種掙扎與無助,是許多旁觀者的真實感受。然而,改變從來不是孤單的,我們可以透過更安全的方式參與:例如私下通知師長、默默支持被霸凌的同學,並堅決不模仿或轉發霸凌內容。這些小小的行動,是守護校園安全的重要一步。《兒童權利公約》提醒我們,每位兒童都應在沒有暴力與歧視的環境中成長。我們選擇不沉默,就已經在實踐正義,讓學校變得更有人情味、更有愛。每個人都能成為改變的起點,守護彼此的權利與尊嚴。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學習內容: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個人發展也會受其影響。
Ac-Ⅱ-2 遇到違反人權的事件,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道。
學習表現:3d-Ⅱ-1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與影響,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做法。
2c-Ⅱ-2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角色與權利,並具備責任感 。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