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80
阿美族家屋數位重現與傳承:VR永續教育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阿美族家屋數位重現與傳承:VR永續教育系統
劉品如/致理科技大學國小3-4年級
學生端搭配載具:Meta Quest2、HTC Focus 3教師端學習歷程作業系統:Windows教材開發項目與學習目標:本團隊將單元劃分為幾個主要部分: (一)家屋建材選擇與處理方式、(二)建築結構探索與組裝、(三) 傳統儀式與生活場景模擬等,透過豐富的互動VR場景,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阿美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提升學生對阿美族文化之興趣與文化保存。學習歷程應用模式:學生在使用本教材時,系統會自動將學習數據儲存於本機端。授課教師可將這些資料匯入教材所附的教師系統,即可查閱學生的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與課程學習成果。任課教師只需登入教師系統,便能即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分析,作為後續評分與補救教學之依據。關鍵字:阿美族、家屋
點閱數189
下載數21
修改日期:2025-08-20
竹縣五金-茶金榮耀-資源代表圖
web 竹縣五金-茶金榮耀
資訊教育推廣組/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國小5-6年級
適用載具:Oculus Quest 3、Oculus Quest 2本課程的設計理念在於引導學生認識新竹縣的特色茶品-「東方美人茶」,了解其名稱的由來,並認識影響其品質的關鍵因素。課程中運用VR教材,讓學生沉浸式體驗製茶流程,進而比較綠茶、紅茶與東方美人茶在製作過程上的異同,從中掌握各種製茶方式所受到的影響與變化。此外,本課程亦重視學生對製茶產業中經濟活動的理解,認識其所涉及的多元影響因素。透過組內共學、組間互學,學生不僅能培養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亦能在互動與反思的學習歷程中,深化對家鄉物產的認同與興趣,進一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愛鄉情懷。
點閱數113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8-12
郭柏川教學ppt-資源代表圖
web 郭柏川教學ppt
張盈芳/立人國小國小4年級
郭柏川生平與作畫風格介紹
點閱數777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8-05
photostory-海東成長-6-資源代表圖
web photostory-海東成長-6
陳詠綺/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以照片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海東的校園 學生須利用照片用軟體編輯
點閱數40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8-05
虱目魚的故事-資源代表圖
web 虱目魚的故事
蔡欣翰/將軍國小國小3-6年級
本校位於將軍鄉,鄰近海邊,社區居民多以養殖為業,故社區環境景觀多為廣大之養殖魚塭。在這些魚塭中,又以虱目魚養殖面積最大,產量也最高,而其所產生的影響面也最廣。 為發展鄉土及海洋教育,培養孩子愛鄉之情操,教材與社區資源相結合,選定與孩子緊密聯繫之海洋主題,實際與社區居民接觸、訪談、記錄,彙整蒐集資料,建構出本教學媒體,期望透過課程的實施,介紹家鄉的產業,使孩子們能更認同家鄉、進而愛護家鄉。一開始,就讓我們先從虱目魚的故事說起吧!
點閱數1067
下載數29
修改日期:2025-08-05
搭著火車去旅行-PPT版-資源代表圖
web 搭著火車去旅行-PPT版
陳奇泰/台南市立賢北國小國小3-5年級
"臺灣的交通四通八達,透過陸運、水運和空運等綿密的交通運輸網,已構成了現代又繁忙的交通網路。其中的陸運分為鐵路、公路與大眾捷運,連結了各都會與城鎮主要交通。臺灣的鐵路總長一千三百多公里。包括:西線縱貫鐵路、東線鐵路、北迴鐵路、南迴鐵路,形成了精密又完整的臺灣環島鐵路網。還有一些鐵路支線如平溪線(新北市)、內灣線(新竹縣)、集集線(南投縣)及阿里山高山鐵路(嘉義縣)。由於沿線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豐富,已發展成重要的觀光產業資產,為當地帶來相當多的觀光遊客,促進地方的繁榮。##本教材原為賢北國小張志仁老師設計之電子書,其電子書規劃是針對行動學習(配備手持載具)所進行,唯受限於設備等要素,較難於一般班級進行。本案經張志仁老師同意、授權及協助,將其電子書更改為投影片,以利於教學應用並讓更多學童能受惠。"
點閱數2414
下載數235
修改日期:2025-08-05
再造歷史現場-文資修復微電影—第二部 RECONNECT 創作觀點-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文資修復微電影—第二部 RECONNECT 創作觀點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串連臺中文化城中城區域中各修復建物據點,形成民眾理解臺中市文化資產之路徑,以創新之詮釋觀點及導覽活動策劃,提高參訪大眾對文化資產的認知及觀念,亦同時推廣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再生價值。於民國108年(2019)12月28日至民國109年(2020)3月1日辦理「串遊季」成果展,主要展場為臺灣府儒考棚,串遊展場為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臺中刑務所官舍群,獲得2020金點設計獎及2020日本百佳獎。並於民國108年(2019)12月產製串遊季reuse修復工具黑繪樣式文創品:板夾、玻璃水杯2式、線圈筆記本3式、鐵捲尺、圖樣膠帶。 計畫同步以歷史空間再造修復過程或相關活動過程之內容拍攝3部微電影,第一部為《REPAIR修復關係─在歷久與彌新之間,願意一起跳一支舞》,以修復(REPAIR)為原點,探究2019年"REUSE串遊季"展覽背後,如何透過文化串遊帶領民眾認識、接觸城區老建築,再從城區文化資產的積累建構屬於臺中的再造歷史現場。第二部為《RECONNECT創作觀點─重新擾動理所當然,開啟街區生活想像》,以創作連結(RECONNECT)為徑,收錄REUSE串遊季創作者的創作觀點:如何看待修復,並透過創作連結、親近修復。第三部為《RE:街區串門─像一段前進的節奏,帶我們往前方探索》,從修復為起點、創作連結為徑,穿梭舊城,串門交流在城中城激盪出REUSE創作觀點的漣漪。
點閱數28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赤崁署光再現~成功國小製-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赤崁署光再現~成功國小製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成功國小依循歷史尋根足跡,以國定古蹟赤崁樓為主軸,結合新興數位科技,推廣特色課程「賞古.玩今.遊赤崁」計畫。在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與社區資源交互合作下,運用空間環境優勢,發展赤崁文化特色學校,連結有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藉此達到空間活化再利用與學校社區化的目標,打破校園藩籬,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學習。 課程研發由學校老師自行設計,期間由授課教師透過請問專家耆老、現地考察,再配合學校所安排的各項師資解說課程,編輯了與孩子息息相關且適切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了原有校本赤崁樓解說活動,擴展到大西門解說課程,發展出四條解說教學課程,包含「赤崁東街走讀趣」、「米街慢慢走」、「尋找府城靈鷲的故事」與「赤崁樓解說課程」。課程教學由老師們進行實地的探究,配合專業解說員及課程設計者擔任講師幫學校每位師長說明及分享,最後於課堂中將知識層面的教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教導孩子,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各項在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進而加厚自己的歷史版圖。另外,為活化課程、增加課程的趣味,將課程轉化四條的走讀路線,並且找尋在地的手繪老師,協助老師畫製各課程的主要圖樣,讓整體的課程增添真實且豐富的內容。
點閱數3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網路釣魚與病毒! Be Careful!-資源代表圖
web 網路釣魚與病毒! Be Careful!
徐俊斌/縣立蟠桃國小國小3年級
  現今社會中,中小學學生使用手機及電腦的習慣日益增加,也因網路資訊的氾濫,孩子們尚未社會化完全無法辨識訊息真偽,因此資訊安全素養成為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相當重要的議題素養之一。  教學活動為四年級彈性領域資訊素養課程,在三年級學會網路郵件的應用後,更能螺旋式的瞭解郵件資訊的真偽及網路身分的應用。  本教案教學設計為教師在帶領資訊素養課程時,使用各式網路資源教學,並使用學習拍 2.0「派送」學習資源及課程評量,並使用貓裏 E 學園「有獎徵答」功能做後測,讓學生經由密室脫逃的刺激與樂趣解鎖一道道關卡進而達到全面複習的效果。  
點閱數669
下載數27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姻緣線~~成功國小製-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姻緣線~~成功國小製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成功國小依循歷史尋根足跡,以國定古蹟赤崁樓為主軸,結合新興數位科技,推廣特色課程「賞古.玩今.遊赤崁」計畫。在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與社區資源交互合作下,運用空間環境優勢,發展赤崁文化特色學校,連結有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藉此達到空間活化再利用與學校社區化的目標,打破校園藩籬,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學習。 課程研發由學校老師自行設計,期間由授課教師透過請問專家耆老、現地考察,再配合學校所安排的各項師資解說課程,編輯了與孩子息息相關且適切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了原有校本赤崁樓解說活動,擴展到大西門解說課程,發展出四條解說教學課程,包含「赤崁東街走讀趣」、「米街慢慢走」、「尋找府城靈鷲的故事」與「赤崁樓解說課程」。課程教學由老師們進行實地的探究,配合專業解說員及課程設計者擔任講師幫學校每位師長說明及分享,最後於課堂中將知識層面的教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教導孩子,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各項在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進而加厚自己的歷史版圖。另外,為活化課程、增加課程的趣味,將課程轉化四條的走讀路線,並且找尋在地的手繪老師,協助老師畫製各課程的主要圖樣,讓整體的課程增添真實且豐富的內容。
點閱數35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