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68
臺灣文化的結構-資源代表圖
web 臺灣文化的結構
何力友/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1977年,政府推動十二項建設,其中包含文化建設,計劃輔導地方文化中心轉型。訓練專業人員,評鑑地方文化中心,發展地方文化特色。依據地方產業、人文、歷史、傳統等特性,找尋各縣市獨特的文化重點,藉此吸引民眾前來觀光,繁榮地方經濟。中央推動的重大建設有遷建中央圖書館,改成國家圖書館。籌建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等文化設施。隨著政治上逐漸解禁,部份戒嚴時期之下難以發表的鄉土文學創作,得以出土,與世人見面。解嚴以後的鄉土文學創作,關懷及對象隨著增廣,主題不僅限於下層百姓的貧苦與生活。更展示臺灣人的生命力及生活環境,舉凡:社會、語言、風俗、文化、歷史等都是鄉土文學寫作的動力及來源。鄉土文化,以及古蹟資產受到人為的破壞日甚。有鑑於此,政府倡導臺灣文物資產的保存與維護。如:古蹟鑑定及修復,舉辦資產維護研討會,出版文化資產叢書,宣導愛惜資產,設置傳統藝術中心,民俗技藝園區,山地文化園區,更重視舊有技藝的傳承等。搶救臺灣碩果僅存的建築,傳習特有的文化,並且傳之後世。隨著教育改革的開展,國民教育的教材朝多元化邁進,教學內容有顯著增加及翻新。內容強調臺灣人為本位,建構臺灣的主體性。透過鄉土教材的編撰及閱讀,教導臺灣學生認識臺灣,學習各族的母語,明瞭臺灣的歷史,觀察臺灣的地理。由鄉土教材中進而發揮愛鄉、愛人等精神。
點閱數594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0-05-28
文化保存-玉雕(黃福壽)-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玉雕(黃福壽)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臺灣蘊含豐富的玉礦,玉雕工藝的歷史也淵遠流長,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不僅承襲自中國大陸傳統,也深具自身發展特色,史前時期尤盛行製作頭飾、耳飾、鐲飾和串飾等玉質飾品。1965 年至1974 年的10 年間,是臺灣玉料開採和玉器加工外銷的全盛時期,即使197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玉器加工的榮景不再,玉雕工藝的發展依舊持續至今。
點閱數16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原住民族文化尋寶記-資源代表圖
web 原住民族文化尋寶記
何韋君/桃園市立大崙國小國小5年級
本教案秉持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掌握四項基本原則: 1.整合知識、能力(包含技能)與態度 2.重視情境與脈絡的學習 3.重視學習的歷程、方法及策略 4.強調實踐力行的表現 期能將本單元「原住民族文化」較偏重知識記憶的學習內容,轉化為探究、探討形式,藉由網頁資源的資料搜尋、摘要整理、整合,再分組報告,透過行動實踐逐漸加深對原住民文化的認識,並學習認識原住民文化的方法與策略,培養其素養能力。最後輔以 Kahoot 網站進行「原住民文化」考驗,檢核學生學習程度。
點閱數470
下載數21
修改日期:2021-02-19
森林樹屋大探查-資源代表圖
ebook 森林樹屋大探查
辛芸芸/新營區新橋國小國小3-4年級
森林樹屋大探查
點閱數26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7-12
粽葉飄香慶端午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粽葉飄香慶端午學習單
郭素幸/南興國小國小3-4年級
端午節這一天,民間流傳的習俗有很多,現在的小朋友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較無法瞭解這些習俗的意義和內涵。本學習單的設計是希望讓學童透過實物的探索並予以記錄,進而能認識端午節的相關習俗活動。取材生活化並配合時令,注重學生生活經驗及興趣。
點閱數3866
下載數535
修改日期:2024-07-16
節慶教學─端午節-資源代表圖
web 節慶教學─端午節
江佳芳/市立海山國小國小4年級
現代的孩子對傳統節慶多半認識不深,許多節慶的習俗,蘊藏著不少前人的智慧與發人省思的意義。本學習單讓孩子上網主動查詢資料,並與家人討論分享,除了讓學生認識端午節的由來之外,更希望透過實踐習俗,跟親人在家過節,培養親子感情。
點閱數3889
下載數281
修改日期:2011-12-04
我的家鄉-後壠庄巡禮-資源代表圖
web 我的家鄉-後壠庄巡禮
洪馨梅/市立西區中正國小國小3-6年級
臺中市西區範圍內的鄉土資源介紹
點閱數366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1-11-26
不一樣的生日-資源代表圖
ebook 不一樣的生日
謝雅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小1-6年級
小豬自己買蛋糕慶祝生日,原本以為大家都不記得了,沒想到原來爸媽早就要給他驚喜了。
點閱數16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12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在地文化導覽-古銅鳳纖紙創意製作-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在地文化導覽-古銅鳳纖紙創意製作
大樹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在高雄市大樹區,最聞名的農作物就是鳳梨了,但大部分只是食用果肉而已,其他廢棄的鳳梨葉、鳳梨果皮卻是直接丟棄,十分可惜。一群熱愛大樹文化的大樹人,組成大樹在地文創團隊「樹荔鳳潮」,將鳳梨從頭到尾都利用到了,將鳳梨纖維抽出後,結合紙漿,再進行加工後,做成了獨一無二的鳳纖手抄紙。這不單只是一般的手抄紙,而是含有大樹在地濃厚感情的鳳纖紙。要開始製作鳳纖紙時,首先將鳳梨果肉刮除,再利用果汁機將纖維及果肉再次分離,裝進麻布袋之後用清水完全洗淨,將纖維加入紙漿,再利用模具製成手抄紙,成形後利用三和瓦窯的生肖瓦片模具慢慢的將拓印出來,就可以風乾了。風乾後刷上黑色及銅色顏料,就完成囉~在製作過程中,學員也不忘拿起手機紀錄製作過程,也在老師的教導之下,將這些紀錄製作成影片,希望藉由這些體驗記錄,能讓更多人瞭解大樹在地文化,體驗在地獨特的風俗民情。
點閱數23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年夜飯知多少-資源代表圖
web 年夜飯知多少
吳昭明/縣立安朔國小國小3-5年級
以學習單撰寫,讓學生仔細觀察過農曆年時團圓飯的菜色,以及所代表的含意,並能從年夜飯中瞭解中國傳統年節所代表之意義。
點閱數2692
下載數231
修改日期: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