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41
資訊媒材應用於社會地理科翻轉教學—以國中一年級為例-資源代表圖
web 資訊媒材應用於社會地理科翻轉教學—以國中一年級為例
于福豪/屏東縣立恆春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作品說明:資訊媒材應用於社會地理科翻轉教學(以109學年度國一新生為例)109學年度國一新生是12年國教推行以來的第二屆學生,加之國際新冠疫情並未趨緩。學校應當謀求符合12年國教之「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教育目標。並且因應未來可能再次爆發之疫情,超前部署。是故,筆者設想運用108課綱之素養導向教學,在不影響教學進度下,應用資訊科技融入,強化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皆可無縫轉換的翻轉教學模式。茲將教案設計之輔助教學、互動教學、創新教學策略與措施,分述如後:一、輔助教學:(一)運用資訊設備輔助,進行實體課程教學:1.使用實物投影儀,筆記型電腦、教室投影機呈現學生作業。2.分組學生作業全班展示,促使學生對作業自我要求精益求精。(二)利用免費套裝軟體,實現翻轉教學模式:1.google classroom更新線上課程,題供課程鷹架,預先學習隨時複習。2.facebook、line通訊軟體,即時回饋課程問題,提醒學生課程作業進度。(三)配合行動載具基礎,縮小數位落差現況:1.手機、桌機皆可使用以上課程與軟體,打破學習時空限制。2.對沒有手機桌機可用之學生題供紙本作業,與借用電腦。二、互動教學:(一)錄製課程解說與補充資料,預先讓學生分組討論:1.預先錄製講述內容、課文補充資料,公佈於google classroom給學生預習。2.參考成績分布異質化分組,強幫弱帶領弱勢學習者。(二)翻轉陳舊講述教學,運用PBL學習法引導素養學習:1.解構課程分化為關聯主題,問題導向促進學生思考與互助。2.學生優異報告節錄納入段考命題,師生共備共出題,推升學習動機。(三)課堂即時回饋、課後檢討報告、補救學習弱點:1.課堂時間全部討論、分析學生作業優缺點,即時回饋。2.教師搜集紙本、電子作業後,批改上網公布,促進學生典範模仿。三、創新教學:(一)課程全部上網,提供開放課程代碼,方便各年級學生運用:1.課程上網鏈結同步/非同步學習,無縫接軌消除學習障礙。2.公布課程代碼,只要有email帳號皆可登入流覽。(二)結合生活情境、行動載具、問題解決設計作業,落實素養導向教學:1.作業與報告結合交通安全教育、科技素養運用,解決生活問題。2.利用google map功能規劃、優化上放學路線,找出危險路口,確保安全。(三)利用AR投影互動,理解地理科專屬空間概念:1.運用免費套裝app(Reality Composer)設計等高線圖AR模型。2.分享於網頁與學生行動載具,體驗AR學習地理科抽象概念。數位落差是推動本課程最主要的難題,希望主管單位能更新智慧設備與設置DOC數位學習中心,甚至整理二手汰除電腦在班級提供學生下課使用,應能消弭數位落差,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點閱數384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20-12-16
中國自然e點通-資源代表圖
web 中國自然e點通
葉文靜/縣立維真國中國中7-9年級
結合線上的學習拍、Google Classroom和線下教室,讓學生從文本出發,運用討論、選擇、繳交、共編作業等學習策略來認識中國的自然環境特色。
點閱數665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20-10-13
拍手歌-資源代表圖
web 拍手歌
郭詠菁/市立永安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布農族的傳統歌謠,透過原住民孩童的歌聲傳達出來,實為天類之音。
點閱數146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9-11-11
新加坡特色飲食-海南雞飯-資源代表圖
web 新加坡特色飲食-海南雞飯
郭詠菁/市立永安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新加坡是多元種族國家,其中有3/4的華人,因此米飯也成為新加坡華人的主食,當中海南雞飯更是當地人及觀光客必品嘗的特色美食,簡單的雞肉料理淋上特製醬汁,沒有華麗的包裝,但是讓人允指回味,配上一杯甘蔗汁,更是絕配美味!
點閱數148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9-11-11
毛巾的誕生-資源代表圖
web 毛巾的誕生
黃培育/縣立平和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8年級
虎尾地區近幾年來發展毛巾觀光工廠,將原本的黃昏產業重新找到新的契機。而毛巾是生活中的必需品,透過教材可以理解毛巾的生產過程,更認識毛巾產業。
點閱數287
下載數30
修改日期:2013-10-02
認識家鄉(馬祖)-島際交通-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家鄉(馬祖)-島際交通
陳君鳳/縣立中正國中(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馬祖鄉土教材
點閱數533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3-04-04
認識家鄉(馬祖)-四鄉五島-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家鄉(馬祖)-四鄉五島
陳君鳳/縣立中正國中(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馬祖鄉土教材適用國小及國中資源教室
點閱數1243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13-04-04
布農族射耳祭活動補充教材-資源代表圖
web 布農族射耳祭活動補充教材
金忠勇/臺東縣廣原國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以台東縣海端鄉龍泉部落舉辦之布農族射耳祭活動為例,運用學生敘說自己的文化,補充有關當地布農族祭儀活動內涵
點閱數379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12-11-22
三七五減租的實行-資源代表圖
web 三七五減租的實行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1949年4月省政府頒布「臺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規定第一期農作物收割繳租,僅按每年正產物的37.5%,隔年,立法院通過「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確立佃農對地主收納地租,一年不超過主要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總量37.5%為準。有鑒於過去的口頭約定以及不合理的書面租約,常常發生糾紛,所以一律廢止,且依照減租辦法,全部換訂新約,訂定租期不得少於6年,中途不得非法中止租約,期滿需要承租仍可續約,並由當地鄉鎮區長證明。新訂租約規定一式三份,除業主、佃農各一份外,鄉鎮公所也各有一份,以備政府隨時檢查。 實施減租後農民因租期獲得保障,而帶動增產意願,土地生產總量逐年增加,且因標準收穫總量計算租額規定,所增產之收益均歸佃農所有。耕地減租,佃農因租率由50%至70%,一律減為正產物收穫量37.5%。民國37年,中等水田一甲,總收穫量為4649公斤,繳租後收益稻穀為2092公斤;減租施行的38年,佃農收穫量為4860公斤,增產收益為211公斤,減租收益為814公斤,佃農可得3117公斤,比減租前增加收穫。 耕地減租後,地主對土地投資興趣減低,地價逐年下降。
點閱數450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2-08-25
對台獨運動的影響-資源代表圖
web 對台獨運動的影響
景徽/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台獨運動的起源可以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但基本上戰前的台獨運動和戰後的台獨運動在性質上並不相同。戰前的台獨運動所要對抗的對象是日本帝國主義,而戰後的台獨運動所要對抗的對象,早期是國民黨政權,近年來逐漸轉變為海峽對岸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就戰後的獨立運動而言,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對台獨運動有著很大的影響。二二八事件期間雖然並沒有出現任何台獨主張,但對台人產生獨立想法有重大的影響。雖然根據目前的史料,在該事件以前已有零星之台獨主張的出現,不過,政府接收台灣之初,台人確實抱著歡欣鼓舞的心情,期待五十年異族統治的「差別待遇」結束。沒有想到,陳儀政府在台灣的倒行逆施,不但造成「二二八事件」的爆發,也使得台人對中國之統治者徹底失望,導致戰後新一波台灣獨立運動的興起。被稱為「海外台獨運動初期最著名的領導者」的廖文毅,於二二八事件後遭到通緝而亡命海外,先逃至香港,再轉至日本、歐洲、美國等地,從事反政府運動,並鼓吹台灣獨立,最後集中於美國,使美國成為台獨勢力的大本營。1947年,廖文毅先在香港成立「台灣再解放聯盟」。1951年,廖又在東京成立「台灣民主獨立黨」,接著,分別在1955年9月和1956年2月先後組織「台灣共和國臨時國民議會」及「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1960年2月,由王育德主導,幾個台灣留學生在東京成立「台灣青年社」。另外,史明結合幾個團體,於1967年4月成立「台灣獨立聯合會」,次年解散,再創「獨立台灣會」。隨著台灣留學生在海外各地的逐漸增加,原本以日本為根據地的獨立運動,慢慢擴展到美國、加拿大、歐洲。釵h新的台獨運動團體相繼出現,例如「全美台灣獨立聯盟」、「歐洲台灣獨立聯盟」、加拿大「台灣人權委員會」等。進入70年代以後,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台獨組織聯合起來,組成世界性的「台灣獨立聯盟」,並將總部設於美國。二二八事件後在海外興起的台灣獨立運動,出現多種不同版本的「台灣民族論」。不過,他們的共同點則是對所「外省人」有相當的疑慮和排斥,並以推翻台灣的國民黨政權為目標。這也是為何每次提到二二八事件時,總會伴隨著省籍情結的出現。二二八事件所造成的傷口已經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盡量撫平它,對二二八受難家屬做最大的補償,才能使臺灣從省籍情結中走出來,讓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真正結合在一起,共同為臺灣的未來努力。
點閱數34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