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05
VR360數位走讀-花蓮豐濱阿美族傳統家屋-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花蓮豐濱阿美族傳統家屋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花蓮縣豐濱鄉擁有豐富且獨特的阿美族文化,每年夏季,都能見到族人們為了祭典忙進忙出的身影。被阿美族稱為「聖山」的奇拉雅山腳下,便是此次探訪的貓公部落,倚著蜿蜒的貓公溪而設立的豐濱村河濱公園裡,貓公部落舉辦祭儀慶典的重要場地與傳統家屋正佇立於此。阿美族傳統家屋以竹、茅草、黃藤、木頭等四種建材搭建而成,在構造上,以木柱榫接、支撐房子的主要結構,箭竹和黃藤皮為壁,並在屋頂鋪上茅草,即使沒有任何鐵釘和鐵絲仍安穩牢固。為了使傳統家屋持續活絡於族人們的日常生活,貓公部落除了研擬修繕計畫,也在此辦理多樣活動,讓來自外地的人們也能透過展覽或互動認識貓公。
觀看次數253
修改日期:2024-01-30
VR360數位走讀-花蓮鳳林廖快菸樓-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花蓮鳳林廖快菸樓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廖快菸樓」興建於民國50年代,是全臺少數仍維護完整且有提供內部參觀者。日治時期引進菸草種植、菸樓建造與烘乾技術,臺灣光復後,臺灣菸酒公賣局契作和收購菸草,並製菸販售,全盛時期全臺灣種植面積高達九千多甲,在花蓮的吉安、鳳林、瑞穗等區域菸樓林立。直到1980年代,國際菸草自由貿易的衝擊,公賣局減少菸田面積,1987年臺灣開放菸酒進口,國產菸市占率下滑,以及國內禁菸條款,菸業產業逐漸式微。
觀看次數300
修改日期:2024-01-30
VR360數位走讀-花蓮光復緩緩書屋-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花蓮光復緩緩書屋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Pasela’an 緩緩書屋」位在花蓮的光復火車站旁,一間有著琉球老松與高大麵包果樹陪伴的百年日式木造老屋。老屋建造於大正時期,原本有一整排的木造老屋宿舍群,現在唯獨留存這間舊時的台鐵站長宿舍。老屋由木工師傅仔細的修復,以及在地青年團隊打理,建築空間與構造仍大致維持日治時期原樣,具文化資產價值。「Pasela’an」是阿美語「呼!讓生活喘一口氣」的意思,2021年正式對外開業,想讓這裡成為大家一起來休息、喘口氣和生活的空間。「Pasela’an 緩緩書屋」選書多與原住民文化或台灣故事書籍有關,也會介紹花東文史或是地方特色,期待透過書籍讓來客認識我們腳下與泥土的故事。
觀看次數203
修改日期:2024-01-29
VR360公館石圍墻水圳散步-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公館石圍墻水圳散步
財團法人明基文教基金會國中7-9年級
走一趟公館石圍墻,跟著水圳走讀農村,可看見完整的農村農田地貌外,更可透過清朝到日治不同時期的遺跡,不同產業的職人,從影片中延伸思考認識農村的人文歷史。
觀看次數215
修改日期:2024-01-29
VR360 旗山車站-旗山DOC-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 旗山車站-旗山DOC
崑山科技大學/臺南高雄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國中7-9年級
從市鎮紋理發展而言,旗山火車站扮演關鍵地位的角色, 與旗山老街有密切的依存關係,見證日治時期旗山市街與糖業的發展過程。與台灣其它木造火車站相比,形式特殊,製作精美,為地方具代表性之地標。1970年代製糖業也沒落,民國67年(1978)旗尾線停駛,民國71年(1982)拆除全線軌道,只剩下火車站本體和幾根位於河床上的橋墩。於民國94年(2005)7月公告為歷史建築。復生蛻變,化身糖鐵故事館,這裡可以認識旗山糖鐵曾經輝煌的歷史。
觀看次數202
修改日期:2024-01-29
VR360地牛與新生:穿越時空的武昌宮-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地牛與新生:穿越時空的武昌宮
教育部中投DOC輔導團國小1-2年級,國中7年級~國中9年級
集集武昌宮是,主祀玄天上帝,是當地鎮民的信仰中心。舊武昌宮在1999年921大地震中倒塌,後原址保留作為震災遺址。經在舊址旁另建新廟於2013年啟用,並於2022年正式登錄為史蹟類古蹟。本影片利用360度VR虛擬實境影片拍攝,虛擬實境的影像紀錄能完整保存集集武昌宮的建築、藝術和宗教價值,不僅吸引遊客異地參訪,也能作為教育資源,幫助學生透過線上影片理解地方的歷史和文化。
觀看次數252
修改日期:2024-01-29
VR360新埔柿金古風曲巷|三街六巷九宗祠 |新埔 DOC-資源代表圖
新埔小鎮位於新竹縣,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地方,新埔小鎮的特色之一是眾多宗祠家廟,都是歷史悠久的建築,見證了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與家族傳承。清朝開始,有少數客家籍漢人入墾,在此之前,新埔只有道卡斯族人活動於今田新里一帶,稱此地為「吧哩嘓」,客家人入墾後,將此處荒埔地開發成農田,並稱之為「新埔」,意即為「新開發的埔地」。
觀看次數205
修改日期:2024-01-25
VR360 宜蘭三星大洲村-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 宜蘭三星大洲村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宜蘭縣三星鄉的大洲村,由蘭陽溪水匯流淤積成狹長的砂洲,過去以大義(上大洲)、尚武(中溪洲)、尾塹、清洲(下洲仔)合稱大洲四村,不過目前清州因人口外流,已經與尾塹合併為一村。大洲村興衰和太平山林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從日本統治時期開始大規模開發太平山林業資源,為方便木材運輸,沿線修築森林鐵路,並在羅東設集木場,經竹林到土場共十站,大洲站便是其一。此外日本人在二結設有糖廠,因此鼓勵鄰近的大洲地區種植甘庶,也成為甘庶集運樞紐站。太平山林鐵走入歷史後,大洲車站也一度廢站,讓我們隨著影片一同走訪大洲國小、開安宮、紅磚牆、大洲車站等四個重要的文化地景,一起認識有關大洲的歷史故事。
觀看次數26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23
VR360 花蓮壽豐碧蓮寺(豐田神社)-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 花蓮壽豐碧蓮寺(豐田神社)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碧蓮寺原為日本時期豐田神社,是日本移民日常參拜與心靈寄託的所在。1975年由林貴英女士招募捐獻,立大尊「釋迦摩尼佛」於主殿,至1988年又迎入「福德正神」,共同成為碧蓮寺主祀神、佛。碧蓮寺之興建工程,以及各神、佛俸迎安立,均由豐田三村居民共同發起捐贊助,便成為了豐田三村居民的共同信仰中心(俗稱大廟),每年三村也輪流承辦「浴佛節」、「中元節」、「下元節」、「媽祖遶境祈福」等慶典活動。原神社建築於民國47年遭溫妮颱風吹垮,目前仍保有鳥居一座、石燈籠數座、狛犬一對及參拜道等日本時期古蹟。
觀看次數25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23
VR360 宜蘭大同橫崎漾古道-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 宜蘭大同橫崎漾古道
宜花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橫岐漾泰雅語發音是hnkiyan,意思是彎進去的路。而在日據時期的命名為「角板山三星間道路」,嵙崁戰役後,建立於1916年,在當時可以從三星的天送埤通往桃園大溪。不過從明池過後的路段後來由現在的北宜公路所取代。經過了一百年的洗禮,這條路早已不見蹤影,經過部落族人、宜蘭縣史館以及林務局的協助,修復了其中的2.3公里。 這條古道保留大部分原始樣貌,用就地取材的方式來修復,這短短的2.3公里我們可以看到過去一百年泰雅族人生活樣貌的變遷,用來染色的薯榔、曾經大肆種植的段木香菇、甚至是百年前日人留下來人字砌…腳上踏著先人走過的足跡,百年風華歷歷在目。這條古道承載了與日人抗戰後的記憶,泰雅族人在殖民時期的生活。若沒有這些過往,也不會有現在的我們,過去的終將成為歷史,但不會被忘記。以此為紀念。
觀看次數18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