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54
1900年黃玉階組「台北天然足會」,李春生也是其中一員-資源代表圖
web 1900年黃玉階組「台北天然足會」,李春生也是其中一員
杜曉惠/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1838年生於廈門,1924年去世。李春生從一介貧民到富甲台灣,為近代產業的先驅,曾到日本心有所感,回台後成為倡導放足解纏運動的一員。1915年各地均在廳長、支廳長督促下,由參事區長本人或其夫人,發起組織斷髮會或解纏足會,調查?髮及纏足人數,鼓勵限期放足斷髮,並舉行大會,足見放足斷髮已形成風氣,知識份子紛紛建議總督府以公權力介入,明令禁纏足?髮。在一般社會業界對於天然足者給予更多工作機會以及更高工資,促使更多人解纏足。據保甲規約第34條第5款規定:婦女纏足有害身心,故嚴禁之。第6款規定:矯正固有陋習,改正不良風俗。據第80條規定:有違規者,保正甲長審查其行為輕重緩急,將違反者處以過怠金百日圓以下。1900年放足運動展開之初,台北縣下各公學校即曾做調查和勸說,當時全縣女學生計448人,其中纏足者360人,支持天然足會而放足者僅二三人。1902年編『台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第九冊編有「纏足」一課指出女子纏足的種種不良影響,並表示近來女童放足是好現象。
點閱數58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7
文化保存-鄒族mayasvi-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鄒族mayasvi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舉行這項祭儀有兩項主要因素:一、從前部落之間還在出草征戰的時代,勝利凱旋返回部落之後,會舉行這個祭儀。二、修繕會所之後舉行。
點閱數1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西洋建築物-資源代表圖
web 西洋建築物
許家瑋/縣立南陽國小國小1-6年級
澳門
點閱數15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1-10-12
大自然.巴萊-蘭嶼-資源代表圖
web 大自然.巴萊-蘭嶼
陳玫瑜/縣立水林國小國小1-6年級
蘭嶼的影像
點閱數166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1-10-14
淡水許義魚穌-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許義魚穌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在淡水大小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得到炸得酥白的魚酥,光是中正路上販賣魚酥的就有幾十處,但位於淡水鎮中正路204號,福佑宮旁的許義魚酥,永遠有人等著排隊買。許義魚酥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是淡水的名產之一。目前經營的是第三代的老闆,屬於家族企業,當時碼頭邊漁獲量豐富,但沒有冰箱不好保存,因此將魚肉打碎加粉炸熟,成為香酥可口的魚酥,魚酥一包五十元,也可秤斤賣。另外店裡有炸餛飩、炸黑輪等,也是相當有名的產品。
點閱數300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1-10-26
防災宣導-資源代表圖
web 防災宣導
陸文杰/縣立寧埔國小國小1-6年級
複合式防災演練及宣導資料
點閱數39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1-12-02
北海道之雪的旅程-資源代表圖
web 北海道之雪的旅程
王學仁/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小學生將生活中旅遊的照片利用剪輯軟體 加入旁白、聲音、介紹,串稱一部部動人的影片
點閱數16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外國傳入之藝術 - 建築-資源代表圖
web 外國傳入之藝術 - 建築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阿拉伯式樣的建築主要以各地建造的清真寺為代表,以元代最為興盛。泉州是各種伊斯蘭教古蹟留存最多的地方,現存最早的清真寺創建於北宋時期(西元1009年)。該寺在泉州城東南,南臨通淮街,北依護城河;十四世紀時曾經整修,現在尚存有門樓和禮拜殿遺址。泉州南門的清真寺建於西元1131年,西元1349年由金阿里重修。
點閱數25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外國傳入之藝術 - 壁畫-資源代表圖
web 外國傳入之藝術 - 壁畫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斯坦因在今若羌縣的米蘭佛寺遺址上,發現了一些有翼天使的壁畫。壁畫上的人像特徵,類似地中海東部及愛琴海地區的居民,這些佛教藝術很明顯的受到希臘藝術的影響,其交流的管道就是絲綢之路。這種藝術風格的東傳,應該是中亞地區一些熟悉羅馬藝術風格和犍陀羅藝術風格的人才,借助佛教,走絲路東來而將此藝術風格交流。隨著絲路的繁榮與佛教的東傳,犍陀羅藝術經由西域進入河西走廊,再傳入中國。敦煌石窟、雲岡石窟等都受其風格影響。敦煌的莫高窟彩塑,數量眾多,技藝高超,人物繪得相當生動,風格上繼承了西域佛教雕塑的許多特點,即犍陀羅藝術風格,並在河西、中原一帶的佛像雕塑產生很大影響。隨著時間的發展,藝術風格亦漸漸與中國藝術融合一起,成為更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點閱數24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1
傳統技藝-年輕樂匠手巧心執 看見簫之美-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年輕樂匠手巧心執 看見簫之美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洞簫,是中國古老的吹管樂器,一般分為北簫、南簫,與南管簫,在日本則稱為尺八。許多人對簫的認識多來自武俠小說中的描述,或是文人雅士的傳奇故事,《笑傲江湖》中橫山派副掌門劉正風便擅長吹簫。簫聲多數帶給人悠遠抑鬱的滄桑感,但並不代表洞簫製作師亦然如此,手工簫製作家李亮勳,既年輕且充滿活力。有人說吹奏樂器聽到的是演奏者的心聲,那麼從樂器本身,我們看到的便是製作樂器者的心意與愛。在一個夏熱午後的幽靜社區裡,傳出了洞簫悠揚、蒼涼的樂音,這幽涼慢慢的旋律是李亮勳對洞簫的愛。
點閱數16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