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文化保存-mai-asang kasing佳心舊部落-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mai-asang kasing佳心舊部落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花蓮縣卓溪鄉的佳心舊聚落,是日治時期集團移住政策前,布農族人生活的地區。自日治時期至戰後文獻記載,布農族傳統的生計模式是以山田燒墾為主的旱作,諸如小米、蕃薯、玉米、山芋、旱稻等作物。當時,該地族人先是受到總督府的鎮壓,後來在實施集團移住政策後被迫遷移。戰後,這片區域被劃編為國有林班地,並於1985年劃設為玉山國家公園。佳心舊社的地景保存了下來,保留了布農族人遷徙前的聚落型態與土地利用方式,深刻地體現了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依存的定著地景。目前政府實施相關計畫,目的在於保存這些傳統技術,如石板屋的搭建技術,讓後人得以傳承祖先們走過的足跡。
點閱數1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北投溫泉博物館-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北投溫泉博物館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北投溫泉博物館原為日治時期興建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建於大正2年(1913年),仿照日本伊豆山溫泉設計,由台北州廳出資5萬6千餘元興建。建築為二層樓設計,入口位於二樓,設有涼亭、換鞋玄關,再下樓至一樓則為男女更衣室與大型浴池。建築內圓拱列柱環繞浴池,牆上彩色玻璃增添明亮華麗氛圍,當時以男賓為主,反映社會泡湯文化。戰後,浴場因管理單位更替而逐漸荒廢。1998年,在地方居民奔走及臺北市政府整修下,轉型為北投溫泉博物館,重新對外開放,成為北投地區重要的歷史與文化地標。
點閱數6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 - 見一座城 再現聖薩爾瓦多城-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 - 見一座城 再現聖薩爾瓦多城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5-6年級
1895年馬關條約後,臺灣由清朝轉交日本統治,隨後在日治時期和平島興建造船廠,聖薩爾瓦多城也因此消失於地平線。2009年,臧振華領導的臺灣考古團隊與西班牙CSIC的Maria博士合作,開展尋找聖薩爾瓦多城的國際計畫。由於建設活動的影響,考古團隊未能直接發掘聖薩爾瓦多城,而是選擇在堡壘附近的「諸聖教堂」進行挖掘。2016年,考古發掘工作中發現了3具歐洲人遺骸及1具原住民小孩甕棺。2019年,西班牙考古團隊再次受文化局邀請,與臺灣考古團隊合作,繼續研究與發掘。此次發掘確認了教堂遺址,並發現具有象徵意義的十字架,證實該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到近代的多層次文化遺留。這些重要發現彰顯和平島在臺灣歷史中的關鍵地位,並為未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線索。
點閱數18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渭水驛站-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渭水驛站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日治時期,蔣渭水從大安醫院出發,以文化與社會改革為志,開啟了臺灣史上思想最奔放的新文化運動。渭水驛站位於大稻埕,鄰近蔣渭水創立的大安醫院舊址。大安醫院不僅是蔣渭水行醫之地,也是推動臺灣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據點。渭水驛站展出蔣渭水生平、臺灣民報與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等珍貴史料,並透過4DViews蔣渭水影片與大安醫院袖珍模型等不同的展現方式,忠實呈現蔣渭水奮鬥歷程與生平故事。蔣渭水爭取民主與政治權益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們傳承與致敬。
點閱數9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 - 萬春宮與藍廷珍-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 - 萬春宮與藍廷珍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6年級
藍廷珍,清代名將,1721年奉命平定朱一貴事件,出征前恭請媽祖聖像隨軍來臺,成功平亂後奉祀於臺南大天后宮。1723年,他將媽祖迎至大墩街(臺中市),創建藍興宮,成為地方信仰中心,後發展為萬春宮。藍廷珍同時與張嗣徽拓墾貓霧拺地區,建立藍張興莊。萬春宮歷經乾隆、嘉慶年間整修擴建,成為臺中最具規模的媽祖廟之一。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而遭拆除,僅存小廟空間,媽祖被暱稱為店頭媽。1917年主辦七媽會振興地方,成為地方宗教與商業盛事。二戰後由地方士紳發起重建,至1975年大致完成。今日萬春宮仍保存多項歷史文物,見證臺中信仰與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
點閱數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 - 趙明河事件-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 - 趙明河事件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1907年,日本迫使高宗退位,展開統監政治,最終於1910年吞併大韓帝國,開啟朝鮮35年日治時期。1919年朝鮮皇帝高宗暴斃,被認為是日本謀劃因而引發三一運動,反日情緒高漲。1926年朝鮮末代皇帝純宗駕崩,掀起六·十萬歲運動。青年趙明河懷抱反抗意志,前往日本、大阪,再赴臺發展。1927年於臺中茶舖任職期間不滿待遇不公,加深抗日決心。1928年5月,試圖刺殺來臺視察的日本皇族久邇宮邦彥親王未遂,隨後被捕,於當年10月遭絞刑處決。事件震撼臺日,史稱臺中不敬事件,趙明河成為朝鮮抗日象徵,韓國多地為其立像紀念。
點閱數10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清法戰爭滬尾之役-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清法戰爭滬尾之役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國小5年級
滬尾是國際商港,載運茶、樟腦等貨物,滬尾海關的稅收豐厚,引來國際列強的覬覦,1883年12月,清法因為越南主權問題爆發戰爭,為了增加和清朝談判的籌碼,法國企圖佔領北台灣,希望取得基隆煤礦供應船艦能源,佔領滬尾港掐住豐厚的關稅收入,並可直入台北城。戰事起自北圻(越南北部)權益之爭。法國欲估領北台灣逼清廷退讓,出兵攻打基隆和滬尾(淡水)。法軍在滬尾之役遭遇挫敗,攻台策略受阻,影響與清廷談判籌碼。對滬尾居民而言,則是場前所未有的震憾經歷,留下一頁光榮歷史和足以傳世的共同記憶,也是清末台灣唯一勝戰。
點閱數18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用老照片介紹|頭社公廨「太祖夜祭」-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用老照片介紹|頭社公廨「太祖夜祭」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崑山科技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老照片,了解「太祖夜祭」,頭社太祖夜祭主要是為了慶祝太祖每年一度的聖誕千秋,其中亦包含了頭社居民對太祖的感恩與祈福之意。一般來說,太祖夜祭可以分成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太祖夜祭主要指從農曆9月1日至11月1日的一系列歲時祭儀,而狹義的太祖夜祭則主要指在農曆10月14、15日舉行的儀式正典活動,主要的儀式過程有:(1)迎神(2)點獻豬(3)拜天公(4)牽曲(5)翻豬禮(6)再牽曲(7)禁向。
點閱數25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陳夀彝)-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陳夀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建築彩繪於常民生活及建築上有其重要性及價值,保存者擅於傳統彩繪技法,並融合民俗內容之寫生描繪,益增傳統風貌。
點閱數28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臺北製糖所文化園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臺北製糖所文化園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1764年,台灣北部開始有產糖紀錄,艋舺大理街一帶在清代盛行私人糖廍,種植甘蔗以及相關產業成為重要產業。日治時期設立台北製糖株式會社,形成以製糖工廠與交通輸送為主的產業地景,周遭居民大多依賴製糖業以及周遭產業為生。戰後,台糖接收後停止製糖,轉作倉儲使用,周邊化工、食品、印刷、成衣等產業興盛。隨城市發展東移,會社尾地區逐漸沒落。社區居民積極爭取公園與文化保存,保存了台灣最北的製糖遺構臺北糖廠紅磚倉庫,建物以拱門、梯形柱、大跨距構架為特色,於2003年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
點閱數7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