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71
再造歷史現場-虎尾建國眷村:再現虎尾的天空(完整版)-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虎尾建國眷村:再現虎尾的天空(完整版)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眷村文化客廳養成計畫為延續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能量,透過里長宅的簡易修繕,進行深度人文田野調查,進行眷村文物、老照片的蒐集,成為眷村交流客廳,重視眷村文化內涵,重新找回文化基底,凝聚共識與能量,並文化轉譯為專書、影片及文化劇場;透過駐地研究發展農村再生、大防空洞影視音體驗、眷菜美食、文化季等文化活動,進行校園走讀推廣,並試圖建立虎尾眷村永久性的文化據點。
點閱數2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莊武男)-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莊武男)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建築彩繪於常民生活及建築上有其重要性及價值,保存者擅於傳統彩繪技法,並融合民俗內容之寫生描繪,益增傳統風貌。
點閱數27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保護區報導-資源代表圖
web 保護區報導
忠貞國小/忠貞國小國小5-6年級
1.翰林六上社會科教師手冊教師解說複習台灣保護區的類型,觀賞http://np.cpami.gov.tw/以及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reservevu; 相關影片2.學生分組上台報告各小組已上傳至學習拍2.0的「國家公園專題報告」3. 學習拍2.0教師將學生事先上傳至學習拍2.0的相關問題讓學生利用平板進行作答,並上傳繳交成果4. 平板 27台.學生使用平板至學習拍 2.0 取得教師設定的專題報告內容項目並上傳成果及自設的題目。學生因自行操作多媒體的新鮮感,大幅提升專注力與學習興趣。5.觸控電視教師使用觸控電視播放教學短片,同學上台直接觸控電視做報告分享,可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
點閱數289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1-02-19
傳統技藝-現代與傳統 交會沖激的舞台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現代與傳統 交會沖激的舞台設計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1989年與表演工作坊合作的《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創下全臺巡演70多場的紀錄,已是國人記憶中的經典劇作,居中操盤的舞台設計者是王世信。近年來在傳藝金曲獎大放異彩多次獲得獎項的唐美雲歌仔戲團,其年度大戲如2018年《夜未央》、2019年《月夜情仇》舞台設計皆出自王世信之手,但回想當,他著迷於舞蹈,卻陰錯陽差步入舞台設計,但沒想到卻意外展現了舞台設計的才華。少年時期曾為舞蹈著迷廢寢忘食,大學就讀戲劇系時受恩師聶光炎啟發,對舞台設計產生濃厚興趣,王世信邁入劇場界30年來,作品含括戲劇、歌舞劇、兒童劇、傳統戲曲、舞蹈等,除了擅長舞台設計,也兼做燈光、服裝設計,並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他曾與許多國內知名表演團體合作,包含雲門舞集、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綠光劇團、唐美雲歌仔戲團等,稱他為國內最火紅的舞台設計高手,當之無愧。
點閱數2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單一活動創新示例編號:國小社會 2024-006-資源代表圖
web 單一活動創新示例編號:國小社會 2024-006
洪德惠/桃園市同安國小國小5年級
運用學習吧、Padlet、Canva實施探究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從發問、觀察、分類、解釋、應用到歸納出從生產消費及個人理財等經濟生活中,落實環境永續的做法與行動。
點閱數20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10-14
android
SimpleMind Free mind mapping心智圖製作-資源代表圖
app SimpleMind Free mind mapping心智圖製作
歐德孝/澎湖縣縣立中興國小國小3-6年級
圖像式的心智圖製作app,可輕易增減項目,有豐富的樣式,讓心智圖的顏色多變。是一款輕鬆入門的心智圖製作app。 歐德孝 SimpleMind Free mind mapping心智圖製作 非常簡易的心智圖製作app,在操作上極為容易,全部用圖樣式來說明其功能,對於剛入接觸的學生,可說是無障礙學習。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其圖形在免費功能版本無法輸出圖檔,甚為可惜。我們嘗試用心智圖將家鄉地名的來源、傳說、故事等,在消化後化為心智圖,目的在讓我們有系統性的介紹家鄉地名。心智圖有幾項優點簡單好上手、鼓勵創造與自我表達、表達簡潔的垂直關係、容易衍伸,加入新的元素等優點,當然,學生必須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較能掌握心智圖的要點。
點閱數1323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4-09-18
綠色消費愛地球-資源代表圖
web 綠色消費愛地球
許蕥安/市立二橋國小國小5-6年級
綠色消費是把節約、重複使用、選擇環保物料製成的產品、保護自然生態等概念帶入日常生活消費中,以達物盡其用,減少污染及浪費。
點閱數482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0-12-11
利用Jamboard繪製繪製心智圖-資源代表圖
web 利用Jamboard繪製繪製心智圖
蔡文馨/市立文林國小國小5-6年級
利用Jamboard繪製繪製心智圖,即時共作分享。
點閱數36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1-01-04
文化保存-京劇-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京劇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京劇於十九世紀中期在北京逐漸成形,為融合徽劇與漢劇的產物,並吸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傳統戲曲藝術的優點,自清朝時期,四大徽班陸續進京演出,與湖北漢調藝人相互融合,最終在道光年間由三慶班主程長庚促成皮黃唱腔的成熟發展。京劇結合唱、念、作、打等綜合表演形式,建構出完整的戲劇體系,流傳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是中國戲曲中影響力最為深遠的劇種之一,廣為流佈海內外。京劇早期以老生為主角,從前三傑到後三傑皆以此為演出重心。至民國初年,隨著梅蘭芳的崛起,旦行逐漸受到重視,京劇劇本也開始文人化,四大名旦共同推動了劇本與表演藝術的高度發展。1930年代海派京劇的盛行,使京劇藝術在南北間形成風格對話,藝術語彙更為豐富。1949年以後,京劇傳入台灣,成為文化政策扶植的重點,以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為宗旨,強調對傳統表演形式的維護。至1970年代末,台灣本地京劇演員開始探索創新與現代化表演的可能,並隨著兩岸文化交流加深,在新世代觀眾的審美思維推動下,逐步發展出具台灣人文精神的新編京劇作品。
點閱數4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排灣族口鼻笛(許坤仲)-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排灣族口鼻笛(許坤仲)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排灣族雙管口笛與鼻笛為男子傳達內心情感,或彰顯貴族階級、勇士身分的一種樂器,早期僅頭目或貴族家男子可吹奏並在笛身上雕刻紋飾。排灣族雙管笛形制一管有按孔,可吹奏音階曲調,另一管無按孔,吹奏時以持續低音進行,兩者因而形成複音狀態,也是台灣原住民樂器中唯一可以發出「複音音樂」的樂器。因鼻笛吹奏有如百步蛇發出的長音,另雙管笛有孔一管有如「在說話」,而無孔一管則在旁「配音、陪伴」,此一說法不僅體現排灣族社會階層結構,也與傳統「一人領唱,其他人配唱」複音唱法相互輝映。此外,無論吹奏或傾聽者,皆以「如泣、如訴」、「有抖音」,「引發『哀思』(talimuzau)」的曲調為美,成為特有的聲音模式與文化表現形式。此外,不同地域或部落在不同時間進程,發展出不同吹奏風格與文化傳承,雙管鼻笛以北排灣Vutsul系統平和村會吹奏人數較多,並以圓形吹口、三孔鼻笛為特殊;另雙管口笛於Raval為普遍,常見木塞式斜孔吹口。排灣族所使用的雙管口、鼻笛,不管在樂器發展史上、樂器使用的功能性、獨特性上,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文化部為保存並傳承這項重要文化資產,於2011年分別將代表Raval系統所屬的許坤仲與Vutsul系統所屬的謝水能,以「排灣族口鼻笛」項目,指定為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點閱數27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