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447
村落守護神-風獅爺  [金門]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村落守護神-風獅爺 [金門] (因材網)
金門縣文化局/金門縣文化局國小3-4年級
風獅爺的設立與金門民間信仰密切相關,往往位於村落的出入口,面朝村外,保護居民免受災厄。
觀看次數1
修改日期:2025-11-07
VR360伯勞鳥生態環境展示館-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伯勞鳥生態環境展示館
李耀威/高雄市資訊服務暨應用協會國小3-4年級
全國第一座『伯勞鳥生態環境展示館』座落於台26線楓港國小旁,前往墾丁國家公園屏鵝公路邊。原本是一處廢棄的舊軍營,98年申請計畫以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方式所建立完成,藉由教育宣導讓社區居民革除多年來濫捕、濫殺紅尾伯勞鳥之陋習,民眾了解自然生態環境保育的重要性,凝聚共同護鳥的意識。館內收藏諸多珍貴的伯勞照片、影片、標本、DIY體驗之外,也提供伯勞鳥生態導覽介紹,讓民眾可真正了解伯勞鳥的地方。館內還建構復古木炭窯、文化生活館及環境教育館,擺設木炭窯、木炭生活用品及早期捕撈虱目魚苗器具,讓民眾透過古文物的陳列,回味楓港地區早期生活的純樸風貌。
觀看次數171
修改日期:2025-11-07
看見社會EP40: 甲蟲之王的家 桃園平鎮獨角仙守護者【桃園平鎮】-資源代表圖
video 看見社會EP40: 甲蟲之王的家 桃園平鎮獨角仙守護者【桃園平鎮】
數位內容資源服務計畫/明志科技大學國小3-4年級
獨角仙外型帥氣,更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與食物鏈的一環。今天我們要走進桃園平鎮,認識獨角仙的家,看看人們如何用愛心和科技守護牠們的棲地!
觀看次數3
修改日期:2025-11-07
看見社會EP39: 青山綠水好人文!新店安坑「毫芒」雕刻家【新店安坑】-資源代表圖
藝術的表現形式很多元,不一定要又大又壯觀。小到一顆米、一根針,也能展現驚人的技藝與創意,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在「毫芒」之間創作的藝術家,他用極小的空間創造極大的感動。
觀看次數2
修改日期:2025-11-07
看見社會EP15:自然農法──新北五股竹筍專家【新北五股】-資源代表圖
新北五股有一群致力於自然農法的竹筍種植專家,他們在土地上耕耘,用傳統與創新的方法打造健康、環保的美味竹筍。從田間到餐桌,這集將揭示竹筍產業的秘密與永續農業的未來發展。
觀看次數80
修改日期:2025-11-06
蟾蜍山煥民新村 [臺北市公館圓環東側]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蟾蜍山煥民新村 [臺北市公館圓環東側] (因材網)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蟾蜍山位於台北市公館圓環東側,歷史與文化價值豐富。自古為軍事防守重地,日治時期則發展為農業研究中心。區域內保存兩棟古蹟、八棟歷史建築及十餘株老樹,並劃分為軍事、農業、聚落及生態四區。國民政府來台後設立空軍作戰指揮部,眷村文化隨之形成。經保存運動,2016年蟾蜍山列為文化景觀,煥明新村改建為文化教育空間,展現台北市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發展的典範。
觀看次數11
修改日期:2025-11-06
臺灣輿圖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臺灣輿圖 (因材網)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3-4年級
《臺灣輿圖》為現存最早的彩繪卷軸式臺灣全圖,採中國傳統山水畫法,以西望東的鳥瞰視角呈現臺灣西部地景。圖中細緻描繪17、18世紀之交的山川地勢、行政軍備、交通與城鄉風貌,展現清初對臺灣地理與社會文化的認識,兼具地理、軍事與風俗圖的特質。
觀看次數11
修改日期:2025-11-06
探索西螺老街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探索西螺老街 (因材網)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3-4年級
欣賞和尊重家鄉的文化資產,理解老建築和歷史空間在現代生活中的價值,並探討如何保護和延續地方的文化。
觀看次數11
修改日期:2025-11-06
守護嘉醫百年文化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守護嘉醫百年文化 (因材網)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3-4年級
嘉義鋪子區保留多處百年醫療建築,見證台灣醫療發展歷程。1922年出生的施周敬江於日治時期習得接生技術,在家中設立產房,接生逾萬名新生兒,其產房至今仍保存完整醫療器具,具高度歷史價值。老屋曾因產權糾紛面臨拆除,後經學者蘇明修協助而獲保存。除施宅外,寄生醫院與日新醫院亦為重要醫療遺構。這些建築的修復不僅保存醫療文化,更促進社區與學校參與,成為嘉義獨特的文化資產與教育據點。
觀看次數10
修改日期:2025-11-06
北埔新姜天水堂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北埔新姜天水堂 (因材網)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3-4年級
北埔天水堂蘊藏豐富故事,與地方發展緊密相連。沿石板路至老宅大門,抬頭可見歷史悠久的牌匾,述說姜氏家族數百年的遷徙脈絡。客家人重視堂號,象徵祖源與傳承,建築上清晰可見。此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格局為客家「雙堂屋」,以石柱為主,柱底南瓜造型寓意多金多福。天水堂兼具建築與文化價值,已列為暫定古蹟,是全台僅存少數雙堂屋之一,見證北埔姜家與地方開拓的歷史,成為重要文化觀光資產。
觀看次數9
修改日期: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