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299
4-1-1-2-資源代表圖
web 4-1-1-2
江姿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積體電路產業:是園區內最大的產業,主要是生產製造電子零件所需要的晶片IC (integrated circuit 積體電路)。從不同的產品功能,設計不同功能的電子迴路,再依技術的層面製造出不同尺寸的晶圓加以切割成IC,並將之應用的日常生活的電子產品。電腦及周邊產業:主要產品包括電腦主機板、掃描機、數位相機、光碟機、硬碟、燒錄機、印表機、網路傳輸界面、液晶投影機、多媒體喇叭還有各種系統操作、商業應用及遊戲軟體等等。通訊產業:透過各種設備處理傳遞發話者與收話者之間的通訊,包含產品有電訊系統(包括電話機、數據機、交換機)、微波無線通訊系統與半導體等相關元件、光纖系統與元件及衛星通訊系統等項目。光電產業:結合光學與電子的高科技產業,包含電視、電腦螢幕的製造,雷射光源產品例如光碟、全像立體攝影、信用卡防偽功能。精密機械產業:例如全自動的整廠機器人設備,可降低生產線的運作成本,並且達到增加產能的目標。其他如切割、印模、磨整的工具,也是重要的生產項目。生物技術產業:隨著人類基因圖譜的破解,將研發出新的醫藥來改進人類健康、延長壽命。此外,對農業生產技術亦產生重要影響。
點閱數192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0-06-08
網路停看聽-網路犯罪-資源代表圖
web 網路停看聽-網路犯罪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網路犯罪」是指透過網路架構的特性,包括網際網路的跨國性、無距離限制、隱密性、無實體化及匿名性所實施的犯罪行為。由於網路的便利性、匿名性以及高度的使用率,使得網路犯罪問題日漸浮現,犯罪形式不斷翻新。電腦(網路)犯罪的類型,包括在網上建立網頁提供色情資訊、在網路上販賣盜版光碟、販賣違禁和管制物品、銷售贓物、從事電子商務詐欺、妨害他人名譽、入侵他人網站阻斷服務、散佈電腦病毒、進行網路賭博、以及散播個人資料等。因此在網路上,千萬不要誤以為網路的匿名性,能讓罪行瞞天過海,要小心各種可能觸法的犯罪行為。
點閱數55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6-08
「第四台」是哪一台?-資源代表圖
web 「第四台」是哪一台?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台灣無線電視的「老三台」官方色彩濃厚,節目未必能符合一般民眾的需求。在1993年有線電視服務合法化之前,早在1970年代中期,基隆?石牌一帶的商人就開始播放一些錄影帶節目,並非法地向民眾售賣一些電子盒子,作為解碼器的用途,使用一個解碼器便可以收看到多達十數個其他電視台的節目,台灣居民稱這種盒子解碼器提供原來三家電視台以外的電視台為「第四台」。初期的「第四台」主要播放台灣鄰近國家和日本NHK電視台的節目,還有播放一些電影院播放的電影,甚至是色情電影。「第四台」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這些節目比原來三家電視台的精采,有些還提供一些更全面的直播性質節目,如體育節目和財經行情。在1990年代中期,台灣「第四台」訂戶估計超過200萬,滲透率達70%以上。
點閱數37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6-08
通信衛星系統的種類-資源代表圖
web 通信衛星系統的種類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通信衛星系統可以從應用、軌道、頻率和服務四個方面來分類。(一)按應用分類可以分為海事衛星移動系統(MMSS)、航空衛星移動系統(AMSS)和陸地衛星移動系統(LMSS)。海事衛星移動系統主要用於改善海上救援工作,增強海上通信業務和無線定位能力。航空衛星移動系統主要用於飛機和地面之間為機組人員和乘客提高話音和數據通信。陸地衛星移動系統主要用於為行駛的車輛提供通信。(二) 按軌道分類由運行的軌道來看,通信衛星分為同步衛星和非同步衛星;同步衛星繞行地球的方向及時間,和地球自轉相同,因此從地球上看它,好像是靜止的。非同步衛星在軌道上環繞地球,當它飛越地球某個地區時,只有那個地區能對衛星接收與發射信號,因此藉多個衛星作接力式的轉播。(三) 按頻率分類按照該衛星所使用的頻率範圍將衛星劃分為L波段衛星、Ka波段衛星等。(四) 按服務區域分類按服務區域劃分,有全球、區域和國內通信衛星。顧名思義,全球通信衛星是指服務區域遍佈全球的通信衛星,這常常需要很多衛星組網形成。而區域衛星僅僅為某一個區域的通信服務。而國內衛星範圍則更窄,僅限於國內使用。
點閱數43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08
糖業的發展-資源代表圖
web 糖業的發展
蔡佳妏/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根據中國甘蔗的傳播史,認定台灣的甘蔗也是唐朝由印度傳到中國,然後再由中國傳到台灣。此說,好像台灣古時候能吃、能用的東西都沒有(包括人),一切有用的動植物一定要由中國或南、西洋來。尤其元代順帝至正九年(1349),中國江西南昌人汪大淵在其所著的《島夷志略》一書中,記載原住民(平埔族)以「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一般學者加以引述,然後擴大解釋為:「台灣的甘蔗最初是由中國各朝代的移民所移植過來的。」事實上,一般認為甘蔗的原產地在印度到中南半島一帶,或認為原產於新幾內亞,如果台灣的甘蔗是由外地傳入,以台灣的地理位置及原住民的南島語族淵源關係,那應該比中國更得地利和人和之便,其傳入應該早於中國,且絕對不必假道中國才是。更何況以台灣緯度的適合甘庶生長,原生於台灣亦不無可能。在日本人到臺灣發展糖業之前,臺灣就已有製糖。當時製糖的場所稱「糖廓」,其實就是用茅草搭成圓錐狀的簡陋小屋。牛車將甘蔗運至糖廓後,以人力將甘蔗一把把放入石車的縫隙,再以牛來拉動石車,原理就如石磨一樣,絞出的蔗汁再加以熬煮,便可得到糖的結晶。完全倚賴牛和人力的老式製糖方式,經濟效益低,當新式糖廠大舉進駐後,便日漸消失,老式糖廓成為歷史名詞。舊式糖?主要由造糖蔗車和煮糖室所組成,一個完整的製糖過程須包含採蔗、榨汁、煮糖三個部分。首先是採蔗,由蔗園砍下的甘蔗,用蔗刀先除去乾葉,及尾部綠苗,綑綁成把,並以很快速度,用人力和車輛拖回糖?,以免散失糖分,就馬上展開榨汁的工作。其次是榨汁,造糖蔗車的構造是以兩個花崗石圓形石磨互相咬合牽動而成,石磨是由硬木與齒輪相結合,可以連帶著滾動,每個石磨的中央,有一根木製的軸心,在軸心的上端有著橫木,連接著槓桿,槓桿的另端分接到兩到三個的牛軛,以牛力駕駛使石磨旋轉,甘蔗是自兩個石磨中間硤過,蔗汁就被榨出,流入底盤,蔗渣再拾起做兩次、三次的硤榨,使蔗汁糖分全部榨盡,石磨底盤通有一根竹管進入煮糖室。最後是煮糖,煮糖室內有鍋爐煮蔗汁,邊煮邊舀鍋上的浮渣,糖漿煮到細嫩如煮粥,用手沾會粘手時,即加入石灰淨化,後再倒入桶中冷卻,冷卻同時以木棒攪動,使糖漿均勻,結晶為赤糖粒又名為黑砂糖,糖粒裝進木箱或竹籮筐,便告完成。雖然較新式的鐵磨早在1870年已經被介紹到台灣,可是業者的保守,一直到1900年都無法改善。1860年代以後因為開港的關係,出口區擴大到澳洲、英國、美國等地,1876年世界甘蔗欠收,台灣蔗糖外銷旺盛,使得業者無意更新技術。由於技術落後,生產效率低落,產品無法與人競爭,1884年甘蔗豐收,糖價大跌,1885年歐洲、美洲、澳洲市場逐漸失去,出口量逐漸減少。
點閱數770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0-06-08
網路停看聽-網路沉癮症-資源代表圖
web 網路停看聽-網路沉癮症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最早於1995年由紐約精神科醫師Ivan Goldbeg提出。該症狀是形容因過度使用網路而幸福感上有所欠缺,也就是說因過度使用網路而造成學業、工作、社會、家庭與身心功能的減弱。1996年匹茲堡大學心理學教授KimberlyYoung,提出以下8點作為判斷網路成癮的徵兆:1.我會全神貫注於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時的情形。2.我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滿足。3.我曾努力過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並沒有成功。4.當我企圖減少或是停止使用網路,我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脾氣暴躁。5.我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原先意圖的還要長。6.我會為了上網而甘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失的危險。7.我曾向家人、朋友或其他人說謊以隱瞞我涉入網路的程度。8. 我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是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如果以上8項問題有5項回答為是,就可能是網路成癮,若每週上網超過40小時則更加符合診斷確定性。網路世界雖多彩多姿,但也不要因為過度沉迷於網路之中,而忽略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的互動喔!
點閱數655
下載數21
修改日期:2010-06-08
網路的誕生-資源代表圖
web 網路的誕生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網際網路,是由一群符合TCP/IP為通訊協定的網路所組成,透過彼此的連結來達到服務與資源的共享。電腦網路起源於美國國防部所成立的先進研究計畫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為了將先進的科技運用在戰略上,時值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之際。之後當 ARPA 發展出一套通訊網路理論,1969 年九月美國國防部開始佈署 ARPANET。ARPANET主要的構想出於美國國防部為了確保網路資訊傳輸的完整性、相容性及安全性,讓分布在全美各地接受國防研究計畫的各大學電腦彼此連接在一起,其所研發的網路連結技術,是為了避免通訊的中斷,因為部分網路若因戰爭而損壞時,傳送的資訊會繞過損壞的電腦找到新傳輸路徑。就是設計一個沒有控制中心的網路系統,讓每台電腦的功能都一樣重要,可以經由任何一台電腦、任何一條可用路線來傳送資料,如此國家防衛系統就可永不斷線。1990 年代 ARPANET 逐漸萎縮消失,而 Internet 的應用則越來越廣,Wide Area Information Servers (WAIS) 、Gopher、全球資訊網 (World Wide Web) 紛紛出爐。當 Internet 上開始從事商業活動後,商業性的網際網路服務業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逐漸成長,開始提供各類型的加值服務。 由於網路的便利性、超連結(hyperlink)與超文本(hypertext)等特性,讓全球上網人數不斷激增。到2004年底,全球上網人口已達8.7億人,而當年台灣整體上網人口也已經突破1000萬人,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上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雖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世界各地的資訊,只要輕輕擺動滑鼠,就能呈現在眼前。然而網路的開放性以及隱匿性,也帶來了一些隱憂,例如,網路安全與網路犯罪等問題。
點閱數20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08
有線電視的出現-資源代表圖
web 有線電視的出現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有線電視(Cable Television、Cable TV、CATV)不是同於無線電視是用天線來接收無線電波,而是使用同軸線纜(coaxial cable)或光纖(optical fiber)將電視訊號、聲音及其他資訊,由線纜端送到各用戶家中的設備。線纜的基本系統包括頭端(headend)、傳送網路和用戶終端設備。最早的有線電視系統,是指1948年美國賓州使用公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ion)。它採用一副主天線來接收無線電視訊號,再用同軸電纜將訊號分送到用戶家中,以解決城郊山區電視訊號模糊的問題。後來,經過改進的MATV系統,被當成無線電視延伸和補充的主要手段,並廣為採用,至60?70年代MATV被用於城市之內,來解決因高樓阻擋而收視不良的問題。改進後的MATV系統,可在信號接收前端插入錄影機播放的節目,構成一個完整的電纜電視閉路系統(CATV)。有線電視在加拿大、美國、歐洲和大部分亞洲國家已十分普遍,但是在許多南美、中東和非洲並未蓬勃發展,因為這些地區地廣人稀,電纜的鋪設往往不符合經濟效益。在地區廣大的南非,「無線電纜」或「直接到戶」的衛星電視反而更加普遍。
點閱數3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6-08
糖業的改良-資源代表圖
web 糖業的改良
蔡佳妏/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本人為了貫徹發展台灣糖業政策,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糖業獎勵規則」、成立「臨時台灣糖務局」,這些舉動激勵不少糖商投入新式製糖的行業。於1900年12月設立「台灣糖業株式會社」,1902年打狗橋仔頭新式製糖工場開工,1905年日本人在「日俄戰爭」打了勝戰,日本企業界活躍起來,將大把資金傾注於台灣製糖業,日本資本壟斷了台灣製糖業,把台灣人舊糖部、糖間、改良糖廓及其所擁有、所控制的蔗作田園等逐一吞併或加以消滅,連台灣四大家族剛設立的新式製糖廠、改良糖廓及其蔗作田園也不得倖免。新式糖廠規模宏大,設備完全,一切都用機械操作,製糖方法科學化、效率高、產品優,其製造過程可分為五個步驟:(1)壓榨:原料甘蔗由專用鐵道運至糖廠壓榨,先以搔卸機卸至甘蔗輸送機,經截斷機、壓碎機及撕裂機後,即送入三組或四組之壓榨機,在適當壓力下輪番壓榨,將蔗莖內汁液壓出榨出率高出94%。(2)清淨:蔗汁具有酸性,加入石灰中和之,再經煮沸,放入沉澱槽,靜置使不純物分離至液體之底部或表面,中間可得透明之糖液,經壓濾機可分離透明之糖液與濾滓,濾滓經水洗浸出。(3)蒸發:透明糖液用現代化科技減壓蒸發濃縮成粗(精)糖膏,糖液之蒸發係在蒸發罐中發生。(4)結晶:糖膏再送到結晶罐煎煮至某一程度,即得砂糖之結晶與母液混合物,此混合物放入助晶機攪拌,使結晶次第完全生成。(5)分蜜:糖膏中大部分為已經結晶之糖粒,糖粒與糖粒間有純度較低的糖液,即為糖蜜,最後用分蜜機除去糖蜜,產生晶粒整齊之分蜜糖,糖度約97度以上(特砂為99.6以上)。高雄橋頭糖廠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糖廠,是台灣最古老的糖廠。 1.第一製糖廠遺跡 橋頭糖廠今日所看見和從前第一製糖廠的模樣大為不同,工廠內至今仍保留著第一製糖廠牆面,為橋仔頭保有台灣工業化的第一道屏障。 2.製糖廠的煙囪 橋仔頭糖廠的煙囪是橋仔頭的地標。日本時代的糖廠煙囪“黑蛇蛇”的,上面再圈了一條白色頭巾,帶著日本武士般的霸氣。 3.五分仔火車 五分車,是糖廠用來載運甘蔗的小火車,它的鐵軌被稱為五分路,寬度0.762公尺,大約是國際寬軌的一半,因此,人們便替它取了「五分車」這麼可愛的暱稱。它的年齡已高達九十歲了。除了載運甘蔗外,從西元1909年開始,五分車更負起客運業務,在當時柏油路尚未普及的年代,五分車可說是發揮了它多重的功能。4.糖廠辦公廳舍 這兩座日治時代的事務所,是橋仔頭糖廠內最有歷史價值的古蹟,已被列為二十世紀台灣必須保存的建築物。
點閱數822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6-08
網路停看聽-網路禮儀與安全-資源代表圖
web 網路停看聽-網路禮儀與安全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網際網路日益蓬勃發展,網路也成為人際之間溝通的重要管道之ㄧ,因此如何減少紛爭,達成有效的溝通,知曉基本的網路禮儀成為開始使用網路的第一課。教育部在「台灣學術網路」(TANet)上,提出有關網路禮儀的建議如下:1.善加管理自己的電子E-Mail郵件:儘可能每天閱讀新收到的電子郵件。不要的信件應立即刪除,以節省磁碟空間。儘量減少郵箱中信件的數量。將來還要參閱的信件,應立即收到自己的磁碟檔案中。千萬不要認為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能夠閱讀到你的信件。因此不欲人知的事,最好不要儲存在電腦檔案中,或在網路上傳送。2.上網安全守則: 先了解網際網路的基本知識,包括如何在網路找尋資料、通信等。可上網的 電腦,應安裝在隨時可以監視得到的地方。未經同意,不將家裡地址、電話,父母工作地點、電話,學校校名、地址等資料告訴別人。網上送出自己資料或照片前,一定先徵得父母或師長同意。未經父母同意或與師長交換意見之前,絕不與網友見面;見面時一定要在公共場所,並與同學同往,最好有大人陪同。3.上網要遵守網路倫理及網路禮節:發送信函要尊重別人,不挖他人隱私。上網討論時,避免讓對方等候過久。在網上看到不舒服或不雅的資訊時,立刻反應告訴師長。對任何語氣卑鄙無禮,或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來信,一律不回信。與師長討論上網規矩,與父母決定每天上網時間,及可進入的網址;不亂闖未經同意的網址。4. 網路規範: 謹守網路規範,避免觸犯法規,以身試法。
點閱數1217
下載數25
修改日期:201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