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際網路,是由一群符合TCP/IP為通訊協定的網路所組成,透過彼此的連結來達到服務與資源的共享。電腦網路起源於美國國防部所成立的先進研究計畫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為了將先進的科技運用在戰略上,時值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之際。之後當 ARPA 發展出一套通訊網路理論,1969 年九月美國國防部開始佈署 ARPANET。ARPANET主要的構想出於美國國防部為了確保網路資訊傳輸的完整性、相容性及安全性,讓分布在全美各地接受國防研究計畫的各大學電腦彼此連接在一起,其所研發的網路連結技術,是為了避免通訊的中斷,因為部分網路若因戰爭而損壞時,傳送的資訊會繞過損壞的電腦找到新傳輸路徑。就是設計一個沒有控制中心的網路系統,讓每台電腦的功能都一樣重要,可以經由任何一台電腦、任何一條可用路線來傳送資料,如此國家防衛系統就可永不斷線。1990 年代 ARPANET 逐漸萎縮消失,而 Internet 的應用則越來越廣,Wide Area Information Servers (WAIS) 、Gopher、全球資訊網 (World Wide Web) 紛紛出爐。當 Internet 上開始從事商業活動後,商業性的網際網路服務業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逐漸成長,開始提供各類型的加值服務。 由於網路的便利性、超連結(hyperlink)與超文本(hypertext)等特性,讓全球上網人數不斷激增。到2004年底,全球上網人口已達8.7億人,而當年台灣整體上網人口也已經突破1000萬人,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上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雖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世界各地的資訊,只要輕輕擺動滑鼠,就能呈現在眼前。然而網路的開放性以及隱匿性,也帶來了一些隱憂,例如,網路安全與網路犯罪等問題。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Ae-Ⅱ-1 人類為了解決生活需求或滿足好奇心,進行科學和技術的研發,從而改變自然環境與人們的生活。
Ae-Ⅲ-1 科學和技術發展對自然與人文環境具有不同層面的影響。
公Dd-Ⅳ-1 可以用哪些現象或議題來理解「全球化過程」?
學習表現:1b-Ⅱ-1 解釋社會事物與環境之。
3b-Ⅲ-2 摘取及整理社會議題相關資料的重點,判讀其正確性及價值,並加以描述和解釋。
社2a-Ⅳ-3 關心不同的社會文化及其發展,並展現開闊的世界觀。
資訊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2010-06-08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