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317
看見社會EP14:永不止息!百年鹿港經典糕點【彰化鹿港】-資源代表圖
鹿港的糕點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歷史。透過老店的百年傳承,我們將走訪製作背後的故事,感受代代相傳的職人精神與地方風味的珍貴。這集帶你細細品味甜點中的文化記憶。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22
【VR360數位走讀】彰化縣-八卦山-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彰化縣-八卦山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八卦山風景區位於彰化縣彰化市,屬於參山國家風景區,八卦山風景區面積約為2萬兩千公頃。範圍北起台中大肚溪南岸,南至濁水溪北岸,東接台中盆地,西臨彰化平原。因為腹地寬闊視野也非常遼闊,為台灣八大名勝之一。
點閱數6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5-14
社會科數位課程 - 清法戰爭滬尾之役-資源代表圖
video 社會科數位課程 - 清法戰爭滬尾之役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小5-6年級
戰事起自北圻(越南北部)權益之爭。法國欲估領北台灣逼清廷退讓,出兵攻打基隆和滬尾(淡水)。當時基隆煤礦年產值110萬法郎,滬尾港年關稅收入達205萬法郎。法軍艦隊由孤拔中將統帥,清廷派劉銘傳赴台負責防務。1884年10月1日,孤拔親率艦隊攻打基隆,並令李士卑斯少將率軍艦攻打滬尾。10月2日,四艘法國軍艦在淡水外海,炮擊清軍陣地,開啟滬尾之役的序幕。炮戰中,清軍兩座砲台悉遭摧毀。10月8日上午,共七艘軍艦600名法軍在外海朝沙崙海灘登陸,向油車口方向推進。清軍方面由提督孫開華率領擢勝中、後、右三營官兵應戰。雙方在戰線上相互駁火,孫開華率部衝鋒,與法軍展開肉博血戰。擢勝中營沖擊法軍右翼,埋伏在港子坪的擢勝右營又屢次突破法軍左翼,加以法軍子彈即將用罄,傷兵後送引起恐慌,最後只好撤退。這場登陸戰於中午結束。交戰不到兩小時,法軍陣亡及失蹤計17人,傷者49人,其中3名軍官中隊長負傷;清軍傷亡約200人,陣亡哨官(連長)三位,足見戰況之激烈。法軍在滬尾之役遭遇挫敗,攻台策略受阻,影響與清廷談判籌碼。對滬尾居民而言,則是場前所未有的震憾經歷,留下一頁光榮歷史和足以傳世的共同記憶,也是清末台灣唯一勝戰。
點閱數4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04
社會科數位課程 - 臺北市瑠公圳-資源代表圖
video 社會科數位課程 - 臺北市瑠公圳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小5-6年級
了解瑠公圳的前世今生每逢水患,都市水文治理的議題就再度被廣泛討論,滯洪公園的興建常被列為解決方法之一,但你可知道遠古時期的台北,就是一個大型蓄水池,自然調節著盆地裡的冷熱,與土地的涵養,當人們逐漸進入台北盆地開墾、居住,為了灌溉農田而築水圳,那還是個處處是埤塘的時代。瑠公圳,台北全城最有名的古圳,但並非最古老。台北盆地興建水圳的最早紀錄,是建於雍正年間的霧裡薛圳,水源來自霧裡薛溪,也就是今日的景美溪,從公館、古亭一帶開始開墾,到了同治年間,灌溉範圍已達林森北路、下埤頭、艋舺街等七百甲田地。那麼霧裡薛圳是如何變成人們口中的瑠公圳呢?郭錫瑠又是如何克服萬難打造出灌溉台北盆地的瑠公圳?現在的瑠公圳又到哪裡去了呢?影片製作人:曾元一 監製: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 顧問群:倪惠姝、鄭郁邦、梁蔭民攝製: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導演:黃義傑 攝影:楚門給令企劃文案:王妃靚
點閱數4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04
社會科數位課程 - 圓山別莊-資源代表圖
video 社會科數位課程 - 圓山別莊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小3-4年級
圓山別莊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04
社會科數位課程 - 迪化街-資源代表圖
video 社會科數位課程 - 迪化街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小3-4年級
迪化街
點閱數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04
總督府推動的皇民化政策如何影響當時人們的生活?-資源代表圖
總督府推動的皇民化政策如何影響當時人們的生活?
點閱數2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2-05
各個時期有哪些重要人物影響臺灣的發展?-資源代表圖
各個時期有哪些重要人物影響臺灣的發展?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2-05
【VR360數位走讀】屏東縣-龍磐公園-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屏東縣-龍磐公園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由鵝鑾⿐沿東海岸的佳鵝公路北⾏,在鵝鑾⿐及風吹砂之間,有⼀片廣闊的草⽣地濱臨浩瀚的太平洋,這就是龍磐公園,這個區域是上升的⽯灰岩台地,⽯灰岩容易被⽔溶蝕 ,因區內有崩崖、滲穴、⽯灰岩洞、紅⼟等地形景觀。
點閱數1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5-14
【VR360數位走讀】屏東縣-鵝鑾鼻燈塔-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屏東縣-鵝鑾鼻燈塔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元1881年興建的鵝鑾⿐燈塔,位於屏東縣鵝鑾⿐岬⾓,塔⾝為⽩⾊鐵造圓塔,是臺灣本島最南的燈塔。燈樓⾯向⻄南⽅,背⼭臨海,並構築成砲壘形式,圍牆有射擊的槍眼,四周並築壕溝,使得鵝鑾⿐燈塔成為全國獨⼀無⼆的武裝燈塔。⺠國51年(⻄元1962年)改建時,換上國內光⼒最強的旋轉透鏡電燈,使得鵝鑾⿐燈塔不僅是國內光程最遠的燈塔,還享有「東亞之光」的美譽。⽬前成為墾丁國家公園觀光勝地之⼀環,其地左瀕太平洋,⾯對巴⼠海峽,與菲律賓呂宋島遙遙相對,波濤帆影,天⽔⼀⾊,⾃然景⾊,令⼈⼼曠神怡,早經列為臺灣八景之⼀。於⺠國81(⻄元1992年)年起開放給⺠眾參觀。
點閱數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