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84
豬的一生-資源代表圖
web 豬的一生
蘇建誠/新市國小國小3-6年級
紀錄豬的養殖過程
點閱數362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2-02-14
DOC在地課程-《微電影工作營》—尋找客家的味道-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微電影工作營》—尋找客家的味道
竹苗數位機會中心/財團法人明基基金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橫山 DOC 和黎明技術學院合作,由陳名煒老師帶領學生拍攝《尋找客家的味道》紀錄片講述一位身上流著客家血液但不會說客語的戲劇系學生,透過向客家阿婆學習傳統米苔目製作工法,體驗客家、文化、美食及懷念的味道中找到自己的淵源歷史、族群及故事。
點閱數1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山東孔廟-資源代表圖
web 山東孔廟
蔡婉緩/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國小1-6年級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的山東孔廟
點閱數26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12-27
中日對西力衝擊的回應-資源代表圖
web 中日對西力衝擊的回應
謝宛諭/市立石門國中國中7-9年級
清帝國因為禁教之後中斷了與西方的交流,而從中斷到鴉片戰爭這中間西方歷經了科學革命、工業革命,科技快速地增長,而清帝國卻是在原地踏步,還在繼續用天朝的態度面對西方的列強。英國面對這樣絕對且強硬的態度但又沒有實力的清帝國,最後使用最暴力的方式,逼迫清帝國開啟交流的大門。後來又經歷的英法聯軍奕訢、曾國藩、李鴻章等官員見識到西方科技的先進,中國正面對「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為了挽救危局,他們提倡學習西方的「船堅砲利」,於是展開「自強運動」。
點閱數20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2-12-26
四上社會期中考卷-資源代表圖
web 四上社會期中考卷
林群力/市立永平國小國小4年級
99學年度四上社會期中考卷
點閱數294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1-10-06
法治的社會-資源代表圖
web 法治的社會
教育雲教學資源教案編輯暨推廣計畫團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小6年級
認識何謂自由與規範及法律的功能,了解守法的重要及爭取自身權益的方法,培養正確法治觀念。
點閱數615
下載數30
修改日期:2017-02-10
達摩-資源代表圖
web 達摩
范桂榕/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達摩祖師原是南印度國的三王子,經般若多羅法師的指點,看破名與利,決心拜師潛佛。達摩在南北朝時來到中國傳布佛法,曾入少林寺千聖山一坐九年,即使拿針戳入身,都不為所動,因此聖名遠播。他倡導「面壁坐禪」以定心性,後世追尊為禪宗祖師。
點閱數27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6
使清政府轉為重視台灣-資源代表圖
web 使清政府轉為重視台灣
高佩英/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牡丹社事件是台灣發展史上的轉折點,在這之前清政府對台灣一直採取封山禁海的消極治理政策,在這之後,清政府開始認識到台灣海防地位的重要性,因此開始重視台灣的建設。日軍侵台之後,清政府首先任命沈葆楨為駐台欽差大臣,開始了解牡丹社事件發展的狀態以及尋求解決的方式,事件告一段落之後,沈葆楨上了一篇萬言建議奏章,建議清政府在台灣增設新的行政區,重視台灣防務,並推展台灣的建設。 清政府接受沈葆楨的建議,開始積極推展台灣的海防建設、並推行一連串開發台灣的政策,例如首先廢除中國渡台耕墾的禁令,並在廈門、汕頭及香港等地設招墾局,由官方提供船費、口糧,招募閩粵人民渡台耕墾。此外,販賣鐵、竹兩項也一律弛禁。而開山撫「番」、台灣行政區域重新劃分等措施,也都是為了因應新的台灣局勢而所推行的政策。清政府這些新的改革政策都為台灣發展注入新活力,也讓台灣煥然一新。
點閱數547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0-06-09
自強運動的內容-資源代表圖
web 自強運動的內容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並沒有正式的外交機構,朝貢事務是由禮部負責。西北邊疆事務包括俄國事務,是由禮藩部負責。自東南海上來的國家,有關事務是由兩廣總督負責。英法聯軍後,因為外人要求公使駐京,使中國對於國際間外交事務運作有了進一步認識。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成立,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現代形式的官方外交機構,此一機關後來演變成為洋務的總匯,商務與教務也同歸於此機關辦理,並在上海、天津分別設立南北洋通商大臣和海關總務稅司籌辦相關事務。又光緒三年首次設立駐英大使,由郭嵩燾擔任,後又陸續於美日俄德法等國設立。1861年恭親王奕訢派李泰國為總稅務司,此後各口岸掌海關者多為外人,以英人為最多。1863年英國人赫德接任總稅務司,從此任職總稅務司四十餘年,在他掌理下,1875年中國各海關有英國人252名,其他西方國家的人員有156名。中國的近代海關行政在外人的掌理下,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此外,1868年清廷聘請已經退休的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為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代表中國訪問西方各國。這是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由於人才不足,而向外國借用人才的例子。自強運動最需要的人才為翻譯、機械製造和輪船駕駛。由於中外事務交涉起初都是用教士為翻譯,頗為不便。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後,又分別設立北京同文館、上海廣方言館,培養外語人才和翻譯西書,藉以加強對西學的認識。同治四年成立的江南製造局,因其附設譯書局大量翻譯西書的結果,清人又有更多的管道認識西方。除了自辦學堂培養人才外,清廷也開始派遣學生前往西方各國留學,學習各種知識技術。自強運動的首要重點為建立國防工業,其中主要可分為兵工廠、造船廠、紡織廠、煉鋼廠四類。在這段時期,分別建立了江南機械製造局、天津機械製造局、漢陽兵工廠、福州造船廠、上海機械織布局、廣東織布局等。為中國近代化的工業奠定初步的基礎。由於清廷體認到海防的重要性,開始建立新式海軍。光緒十一年正式成立海軍衙門,李鴻章負責進行北洋海防的軍務籌辦,先後成立天津武備學堂、威海衛劉公島水師學堂、旅順船塢。並陸續購買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等軍艦,建立北洋艦隊。交通建設為建立國防、發展工商業的基礎。當時所注意的為輪船、鐵路、電線建設。這段時期分別成立了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還有部分地區的鐵路建設、電線建設。以及基隆煤礦、漠河金礦、大治鐵礦、唐山煤礦的開採。除了中國人本身的努力外,西方傳教士在中國民間的努力宣傳介紹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最為著名的有英美傳教士傅蘭雅、李提摩太、林樂知等人。尤其是外人林樂知所編輯的「萬國公報」週刊,詳細介紹西方各種知識,對於往後中國改革運動的發展,產生相當的影響力。
點閱數2576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0-06-02
4-2-1-1-資源代表圖
web 4-2-1-1
江姿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台灣第一台筆記型電腦(Notebook PC)原型機是由工研院電通所在1990年初開發,其產業投入之時間點幾與美日等先進國家同步。不過初期由於關鍵零組件與產品規格制定大部都掌控在美日兩國手中,所以我國廠商均以代工(OEM)為主,以避免與知名廠牌進行品牌的直接競爭。全球著名電腦廠商如IBM、Sony、、Apple、惠普,為降低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紛紛以向海外採購物美價廉產品為競爭策略,我國廠商如廣達、仁寶、宏碁、英業達憑藉優異生產製造能力、交期準確、產品品質佳及價格低廉等優勢,成為全球知名大廠採購主要對象。全球每四台筆記型電腦,就有三台來自台灣,台灣是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王國。但是,一般大眾知道的人卻寥寥無幾。這些產品也只是以這些國際大廠的品牌銷售到消費者手上,台灣代工廠商仍然只是背後的「無名」英雄。台灣電子製造商多年來為國際大廠代工製造電子產品的訂單有增無減,但是,電子產品價格不斷下滑,製造商的利潤也受到擠壓, 台灣電子產業想要在競爭激烈的環境求生存,企業創立自有品牌,成為必須要做的事。宏碁(acer) 電腦成立於1976年,於是計畫由代工轉型,以自有品牌行銷全球做為經營目標。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決定將宏碁切割成不同的代工、品牌業務獨集團,從事多元化的經營。Acer筆記型電腦其品牌在其總經理蔣凡?可蘭奇擔任歐洲區總經理期間,打敗眾多國際品牌,躍身為歐洲第一大筆記型電腦品牌。2004年宏碁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250億元,全球員工總數為5600人,產品行銷全球100多個國家,是世界第五大個人電腦品牌。
點閱數27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