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828
與異邦人交會的原住民:荷蘭人舉行地方會議圖-資源代表圖
video 與異邦人交會的原住民:荷蘭人舉行地方會議圖
數位創新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中7-9年級
權力的象徵「藤杖」,代表的是臣服還是合作? 影片透過此圖,探討荷蘭人如何與原住民建立新秩序。這場會議不只是權力轉移,更是一場充滿角力與協商的文化碰撞,讓我們看見原住民族面對外來政權的應對策略。
觀看次數15
修改日期:2025-10-27
圓夢·尋夢·緣夢-資源代表圖
web 圓夢·尋夢·緣夢
洪玉珊/載熙國小國小5年級
全民國防教育以國家安全為核心,但其內涵對小學生的品格養成與未來人才的培育具有深遠影響。而在現今科技變化快速的年代,新知識與科技對全球產業產生系統性衝擊,而教師應以學生學習為主軸,以新思維與作為,培養適應新時代全民國防未來人才。在這樣的理念下,本方案首先透過活動激發學生對未來充滿憧憬與規劃,進而引導他們前往職業探索中心,讓他們親身體驗真實的職業環境,也激發他們對未來工作的想像與思考。並到科學園區探索館了解家鄉產業與國際接軌,在與世界的真實互動中,孩子逐步認識自己的興趣與潛能,描繪屬於自己的職涯藍圖。然而,在歷史時代中,戰爭的無情導致許多人未能成就自己的夢想。本次透過到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從走讀日治時期戰爭遺址到新竹支廠戰後廢棄多年,因位於眷村區,有許多榮民及家眷定居於此。學生在與爺爺奶奶的對談中,瞭解許多軍人與軍眷保家衛國的大義,犧牲小我與夢想的遺憾,也反思現在民主與自由之不易。最後,在學生與教師商量後,決定為爺爺奶奶辦一場屬於他們年代的Party,並利用所習得的生成式AI與FaceFusion程式,幫爺爺奶奶圓起那少年時的夢。在這樣的學習歷程中,學生從一開始關注自己,瞭解家鄉產業與國際關係,立志成為未來人才,讓世界看見臺灣;到後來逐步看見無名英雄的偉大,融入人文情懷,在聽見遺憾後,決定自主利用所學,用最新的科技,用創意為爺爺奶奶圓夢,感謝長輩對土地的付出。
點閱數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酷肚出擊,國防不NG-資源代表圖
web 酷肚出擊,國防不NG
周震/新林國小國小4年級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接觸電腦和遊戲,我們希望將這份興趣轉化為有意義的學習。本課程是為四年級的資訊課設計,結合社會課中的「家鄉環境與產業」主題,使用 KODU 遊戲設計軟體,讓學生動手設計模擬「國防戰爭」的遊戲。在設計遊戲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程式邏輯與操作技巧,還會思考如何應對敵人進攻並設計防禦機制。透過角色扮演,學生將能體會身為軍事規劃人員的決策過程,從中訓練他們的策略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還會延伸到現代社會議題,如「國際貿易」、「物流」和「免簽證制度」,幫助學生理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只是武力,還有經濟、科技和外交合作,也就是「無硝煙的戰爭」。我們希望學生在這門課中,透過「做中學」學會觀察、思考與解決問題,了解防禦策略,並建立對國防安全的基本認識。課程也強調合作與互助,培養和平共處的態度,同時運用科技工具發揮創意,提升創造力與科技素養。透過模擬戰爭與國際互動的情境,學生能理解國防與生活的關聯,思考現代社會中武力以外的競爭方式,發展國際觀。這不只是資訊課,更希望能提升國防意識、關心世界的學習旅程。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八卦山大縱走-再現全民國防教育新里程-資源代表圖
web 八卦山大縱走-再現全民國防教育新里程
林永成/彰化藝術高中國中7年級
教育部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為核心的學習,培養學生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透過跨領域或議題融入式學習,能將學校課程所學各種知識,真實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在面對挑戰時能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有那些資源能夠運用。教案設計者服務學校,位在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生物多樣性與多樣人文歷史地景的八卦山風景區裡。八卦山風景區裡,有歷史歲月所遺留下的1895乙未保台八卦山戰役場址、前陸軍成功炮兵營駐守的營區、國軍除役C-119軍用運輸機和F-5E/F戰機的「軍機公園」及山東青島保安旅攜眷搭乘渤海輪抵達臺灣居住地「中興莊」,因此學校延伸出校本人文歷史地景相關特色課程。結合108課綱素養導向為核心課程及校本人文歷史地景課程理念規劃下,孕育出「八卦山大縱走-再現全民國防教育新里程」課程教案,讓學生在有系統脈絡下學習「全民國防教育」議題融入課程。教學者透過學生生活裡能接觸到的人、事、物,做議題融入並結合全民國防教育五大主軸(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國防科技)設計課程教案,期有效提升國中生對全民國防認識和實際參與全民國防教育活動。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致敬英勇國軍-資源代表圖
web 致敬英勇國軍
林麗芬/志航國小國小4年級
2024~2025,媒體不斷播放共機擾台、盤旋於臺灣海峽四周的新聞;四年級的學生,對於共軍擾臺的新聞雖不陌生,但由於社會課尚未提到臺灣與中國在世界地圖上的相對位置與兩岸之間歷史發生緣由,因此四年級學生對於「共機擾臺」這四個字的感覺是奇特,為什麼中國要派飛機或是戰艦這麼靠近臺灣?嘉義市志航國小原為「空軍總司令部附設空軍子弟學校」,政府為了紀念空軍烈士高志航先生的英勇事蹟而更名為「志航國小」。本校與空軍有很深的淵源,除了認識高志航烈士是每個志航國小學生必備的知識外,志航國小有許多家長也在嘉義水上空軍基地服務,也因此學校可以透過公文申請到空軍基地參訪,或是邀請家長利用休假時蒞校分享飛行員以及地勤人員在空軍基地擔任的任務與勤務工作。 2024年臺灣花蓮發生大地震,我們從新聞報導中看見國軍投入救災與物資援助行動,筆者本次設計國防教育課程著重於國軍投入救災的心力與付出,因為聽課者是9-10歲學生,筆者上網找尋關於去年花蓮地震國軍救災相關新聞報導,由於時間點離目前時間相近,相信看見相關新聞報導學生會有所感觸,進而了解國軍除了平時訓練勤務保衛國家安全外,亦扮演國家發生重大災難時的救援者。
點閱數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暗暗內含光-資源代表圖
web 暗暗內含光
范佳莉/金城國中國中9年級
金門,古稱浯洲,為臺灣於二戰結束後及冷戰期間的重要戰略前哨。1949年古寧頭戰役、1954年九三砲戰及1958年八二三砲戰等重大軍事事件,這些關鍵歷史事件深刻影響了臺灣的政治局勢自1958年八二三砲戰以後,金門與馬祖進入長達21年的「單打雙不打」局勢,形成持續高壓的軍事對峙狀態。期間,島上廣泛建設碉堡、防空洞與射擊掩體等防禦設施,形塑出濃厚的戰地景觀。漫長的對峙也讓當地民眾生活在恐懼中,對現代的學生來說,這些戰地遺跡往往是陌生的風景,他們難以想像這些軍事設施曾真正上過戰場,而祖父母、父母世代卻真切經歷過那段動盪歲月。本教案《暗暗內含光》以「戰爭無分晝夜、無分地域」為命名寓意,課程自視覺藝術切入,探討符號與色彩在軍事中的功能與象徵意涵,並從不同戰鬥場域的環境出發,幫助學生理解戰爭生活的多面向。藉此,讓學生思考當前和平生活的得來不易,理解這份安穩,正是先人於黑暗中堅守所換來的光明。本課程設計亦著重於引導學生實地探索金門戰地文化資產,從歷史脈絡中深化文化認同,並藉由災害應變與防護議題,提升面對突發事件時的自我保護能力,落實全民國防教育的核心價值,並培養具備歷史感、文化感與安全意識的現代公民。
點閱數2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常設展主題影片〉在戒嚴體制下遭受控制的普通人民-資源代表圖
video 〈常設展主題影片〉在戒嚴體制下遭受控制的普通人民
數位創新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中7-9年級
戒嚴時期的國家力量如何深入臺灣社會、控制著普通人的日常?本集將深入探討二戰後臺灣的戒嚴歲月,從偽裝成織布機的警報器開始,揭示國家力量如何滲透至人民的日常生活.從印滿反共標語的生活用品、歌名被迫修改的流行歌曲,到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陳澄波的血衣與白色恐怖時期胡鑫麟醫師的星象盤,這些文物見證了威權體制下的國家暴力與人民的恐懼.本集對應108課綱中「戰後臺灣的民主化」歷程,引導觀眾認識臺灣社會在禁錮下的生命經驗,並反思民主與人權的價值,以及權力還政於民的艱辛道路.
觀看次數41
修改日期:2025-10-27
呼叫佳山基地-小小防衛者聯盟-資源代表圖
web 呼叫佳山基地-小小防衛者聯盟
陳正田/樂合國小國小6年級
教學動機: 在花蓮有一則神祕的軍事基地傳說,它就是坐落中央山脈東麓的「佳山基地」。它不僅是守護東台灣領空堅實堡壘,更是引導孩子們建立正確國家安全觀念與危機應變能力的最佳活教材。透過認識佳山基地的存在與功能,我們能讓孩子們深刻理解,國防絕非僅是軍人的專屬職責,而是全民參與、共同維護家園安全的具體體現,培養他們成為保衛這片土地的「小小防衛者聯盟」。教學理念:一、生活化易懂:將國防概念融入學生熟悉防災情境(地震、颱風),避免軍事專業術語,透過佳山基地等具體案例,正確理解「防衛」的意義。二、廣義全民國防: 強調國防不只有軍事,包含心理、組織、經濟、科技、防災等多元面向,建立「人人都是家園守護者」公民意識。三、在地與科技結合: 以防衛花蓮佳山基地為例,引入智能機械狼與小型無人機威脅與反制等現代國防科技,激發學生對科學與國防的興趣。四、動手做與合作: 透過參訪軍事坑道遺址、小組討論、情境模擬和實作(如擬定防災計畫、AR擴增實境互動遊戲),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與團隊合作能力。五、價值觀培養: 期望學生在課程中培養愛國情懷,學習積極應變,並建立互助合作、守護家園的責任感,成為有準備的防衛小尖兵。
點閱數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守護家鄉的力量-走讀澎湖國防足跡-馬公國小蔡研菁、楊馨然、郭家妤-資源代表圖
澎湖地處臺灣海防前線,自古以來便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島上遺留許多軍事設施與歷史場域,從古城門、砲臺到眷村與總統行館,每一處都是國防歷史的見證。為培養學生對家鄉的認同與歷史的理解,並深化對國防觀念與和平價值的認識,本教學單元以「走讀澎湖‧認識國防」為主軸,帶領學生實地探索順承門、篤行十村、金龜頭砲臺、莒光新村、史蹟公園與蔣公行館等六大景點。 本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是透過地方化與場域化的學習方式,讓國防教育不再停留在抽象觀念,而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產生連結。課程結合歷史、社會、語文等跨領域學習內容,強調探究學習與問題解決,藉由觀察、提問、訪談、記錄與表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公民素養。 此外,國防教育不僅是了解軍事設施,更是對和平價值的反思與追求。從砲火硝煙的金龜頭砲臺,到安居樂業的眷村生活,再到象徵領導統御的蔣公行館,這些場域共同訴說著澎湖在國防歷史中的角色與轉變。透過本課程設計,期望學生能在認識過去的同時,也理解今日和平的得來不易,進而珍惜生活、尊重多元、關懷社會,成為具有歷史感與責任感的現代公民。
點閱數1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27
地球生病了-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球生病了
許芝瑜/市立南興國小國小6年級
瞭解氣候變遷
點閱數579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