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71
跟著農夫下田趣-阿公為孫子種田-董事長農夫郭明賢-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阿公為孫子種田-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11年前阿公郭明賢疼惜孫子的初衷,為小孫子研發吃的安心的米蛋糕,甚至親自在嘉義東石鰲鼓溼栽種友善土地穀物作為自己烘焙工作室的原料。從看天吃飯的農夫到老字號神采飛揚KTV老闆,郭董事長沒有身段、親切待人與原本是調音師的張文仁師傅共同研發製作完全不添加麵粉、香料、泡打粉,單純使用自栽的糙米。糙米粉新鮮現磨、青仁黑豆磨成粉取代麵粉,讓麩質過敏的朋友也能安心享用。郭董事長目前也親自領著幾名年青人,期待更多人參與愛護土壤的行列。一起生活、一起在東石田裡,揮汗堅持著無毒雜糧的種植。
點閱數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感恩農夫珍惜食物-寶哥的友酵米-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感恩農夫珍惜食物-寶哥的友酵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嘉義縣鹿草鄉的青農寶哥﹣許正寶接手家中的農地之後,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家人「食的安心」,他致力於酵素栽培、奶粉栽種的自然農法取代慣性農法栽種技術, 寶哥堅持以自製酵素肥料方式栽種稻米。慢慢獲得鄉內農友的認可,而且越來越多農友加入酵素肥料栽種的行列,現在他運用酵素農法的田地,從起初的3分地,一路到現在拓展達42甲地。寶哥友酵農場除了出產「友酵米」另外還有呈皇米、黑米、香米、玉米、玉米筍,還有推廣親子體驗活動。寶哥長期耕耘形成一股異業同盟、群體互助的方式,致力於讓大家了解什麼是友善對待土地永續自然生態,對食物的謙卑,珍惜得來不易的作物。
點閱數1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你要跟我們買菜嗎-新上國小農銷課-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你要跟我們買菜嗎-新上國小農銷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新上國小位於人口稠密、交通繁忙、商圈密布,可說是都會中的都會,一般而言,孩子的活動空間極為受限,高層建築也不利於自然體驗教育;但是學校就把劣勢轉為優勢,帶著孩子在都市高樓當起「教室小農」,將走廊觀賞用花台變成一塊塊農田,帶著學生一起動手農作、觀察學習、餐桌料理、行銷義賣到公益回饋及社會共好。這門產銷課,還真的很不容易,高年級的同學複製現實社會公司行號裡,公司與公司的良性競爭、老闆與員工相處共事的方式,一來加深體會父母工作的不容易;二來提早接觸社會,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不斷修正自己及發揮所長。【一日農夫與土地的對話】陽台菜園新上國小幾年下來在校內種植超過70種以上蔬果,就在教室外面走廊上的各班花台,因為健康植物會吸引昆蟲、鳥類進駐,孩子想盡辦法在農穫與生態之間,以「創造新的美感經驗」與動植物共生共好,透過實際參與,發現蔬菜與蟲鳥之間如何取得共存平衡的問題與討論。這堂課從種植蔬菜開始,師生遇到各類問題、尋求解決策略與方法,發展成不同課程,整個課程讓學生們能學習生態平衡,與不同物種共居於校園,讓學習歷程化身一幅美感生活學習地圖。
點閱數1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把自己吃的米,種回來-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把自己吃的米,種回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把自己吃的米,種回來」系列活動,讓大人小孩一起親身體驗從插秧、學習台灣傳統水稻的知識、米食文化到收成,共有五次,今天是第二天的活動。李法憲有機農場的法憲老師同樣安排了讓大家收穫滿滿的體驗課程!首先是高雄147水稻育種家吳志文博士跟大家分享水稻育種的過程及稻米的小故事,另外吳博士還教大家怎麼買米。【一日農夫與土地的對話】挲草挲草是把下田裡外型跟稻子很相似的粺給拔除, 說是除草只對一半,還要讓要長出來的草、長不出來,才是把挲草做的完整。【美食小神農】這次活動連結了幾位長期鑽研米食料理的媽媽,一起做創意米食料理,它的背後用意是希望鼓勵家長多多利用在家備餐與用餐的時間與家人更多的互動,並藉由創意來提升食材的各種可能性,讓小孩開始期待在家用餐,讓大家能夠吃的健康也增加感情交流,同時增加米食料理,提高本土國產稻米的食用量,挽救本土農業未來的發展這一次的米食料理課程有手工麻糬製作與花生米漿製作,都是本土在地食材的利用,除了現場指導大家操作之外,也是希望大家學起來回家可以跟小孩一起動手做,現場也準備搗臼,給大家操作,小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另外,法憲老師從雲林載回一頭會耕田的黃牛,未來將延續牠耕田的功能,成為梓官區目前僅剩唯一一頭的耕牛,希望可以盡力保存農業文化,讓未來小孩對於農業的相關經驗不再只是停留在【聽說或傳說】,而是能夠親身體驗與經歷。
點閱數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兩種水果一種瓜-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兩種水果一種瓜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高雄陽明國小以「食農文化」與「食農體驗」兩大主軸,進行「陽明食尚家」主題課程,學校讓高年級的同學在陽台種植草莓,從種植過程中體會蔬果食材來的不容易,該如何珍惜及發揮團隊合作才能共享的概念。另外「一群農夫」的發起人魏宗淇原本在台北一所高中任教,後來辭職歸鄉從農,他把農業轉型變成服務業,把焢窯、抓蟲…把自己的童年經驗轉化為農村體驗。【一日農夫與土地的對話】挖地瓜、採柳丁農業社會時,控土窯是許多小孩最喜愛的活動,撿拾乾柴如何生火,木柴大小厚薄又將如何堆疊,這讓學生學會野外求生多一項的技能;將軍山農場盛產的是台農57號地瓜,皮黃肉黃,而地瓜肉十足綿密鬆軟,蒸、烤、煮都好吃,尤其火烤後能還能聞到獨特的焦香,但要怎麼挖到地瓜?李榮宗老師跳出來跟學生說了一個原則﹣「順藤摸瓜」,他們有的根本沒接觸過農業、家裡雖務農也沒挖過地瓜,老師一一示範讓大家順利挖地瓜挖到不亦樂乎! 農夫老師希望農場不只有影片的介紹還有讓學生動手去體驗操作,這個部分是學校沒有的,但是是學生需要的﹣感受度,知道農夫的辛苦會珍惜食物及提供學生多一種選項。一群農夫在整個活動結束後,感性的說出看著孩子在田地裡成長很有成就感,孩子種下的不是秧苗,而是希望!
點閱數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跟著農夫下田趣-食在幸福的樂園-官田國小-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農夫下田趣-食在幸福的樂園-官田國小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臺南市官田國小推動「食農教育」結合家鄉產業文化、文明素養(科技農業和國際接軌)、鄉本課程,成功翻轉孩子的視野和人生,多次獲跨界創新的教學獎肯定。學校有系統的食農課程帶孩子從校園教育的課堂知識與實作活動,培養起一生可帶著走的「食農素養、科技素養和國際素養」,讓學生健康快樂和永續發展並12年國教核心素養。【一日農夫與土地的對話】種櫛瓜、採櫛瓜及大麥常逛超市的朋友,一定有在架上看過一盒寫著「櫛瓜」的蔬果,深綠色外皮、細長狀的外型,乍看之下讓人容易將它誤以為是小黃瓜,不過你若買回家,只要一下刀,就能感受到櫛瓜肉質的柔嫩與細緻,與小黃瓜的清脆形成強烈對比。櫛瓜怎麼吃?跟小黃瓜一樣切片用炒的?煎蛋?焗烤?農夫老師也提供歐美的吃法。另外「大麥」這項作物大家較少見,但喝過「麥茶」就知道,它就是大麥。而且大麥的膳食纖維是白米的31倍、糙米的5.4倍,不過官田國小今年開始種大麥,最主要是今年南部缺水,大麥是一種旱作,它只要露水就可以;也要讓孩子了解在缺水的時候也可以有這個選擇。【美食小神農】大麥饅頭把大麥磨成粉,揉成麵糰做成饅頭,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初體驗。大家分工合作、發揮創意,把每顆饅頭捏塑成不同造型,過程中也是一種食農教育的學習:食農教育應該要讓孩子理解耕作知識、食材來源、食物供應鏈的運作、健康飲食的營養觀念,並且要學會烹飪技能照顧自己,更要認同農村產業文化,相信自己有無限潛能!官田國小以食為媒介,認識在地風土與先人智慧;以農為老師,學習大地之母和自然四時!
點閱數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野炊--煮飯-資源代表圖
ebook 野炊--煮飯
薛嘉育/歸仁區歸仁國中國中7-9年級
野炊--煮飯
點閱數411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9-04
食物哪裡來-資源代表圖
ebook 食物哪裡來
張嘉倫/安南區海佃國中國中7-9年級
食物哪裡來
點閱數380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9-04
我的伙伴們,我們的小組-資源代表圖
ebook 我的伙伴們,我們的小組
陸啟華/北區開元國小國小3-4年級
我的伙伴們,我們的小組
點閱數360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9-04
綠色生活達人-資源代表圖
ebook 綠色生活達人
莊雅芠/佳里區佳興國小國小5-6年級
綠色生活達人
點閱數491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