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藝術-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390
English Talent Show-資源代表圖
web English Talent Show
黃薁錤/忠義國小國小2-6年級
Kids develop their English abilities.
點閱數32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8-05
「哦!披蕯」數學分數補救教學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哦!披蕯」數學分數補救教學教案
張浩文/大新國小國小5年級
利用主題教學模式可引發較高度的學習動機。生活化、活潑化的教學可引起與維持數學學習動機,同時製造學生利用數學解決問題之機會,亦可讓學生有成功學習的經驗,進而達到補救教學的目標。
點閱數1238
下載數129
修改日期:2025-08-05
Earth Day-資源代表圖
web Earth Day
黃薁錤/忠義國小國小4-6年級
What can we recycle?
點閱數31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8-05
古文今書-資源代表圖
web 古文今書
吳愷翎/市立正濱國小國小5-6年級
1.學生學習歷程紀錄(相片)2.推薦輔助設計之APP和網站。------------------------------------------------------------------------------------------------------------------教學活動概述:1.以故宮文物-”南宋紹興“展覽文物來融入學校藝術課程,利用廣達游於藝-宋“潮”好好玩到校展出,讓學生親近古代書畫,近距離觀賞作品.引導學生了解書畫同源,欣賞作品中的題字.落款.印章。2.讓學生體會漢字的美感與字型趣味:利用學校數位設備-ChromBooK以及平板電腦,讓學生運用APP或者網站查詢自己的姓名,蒐集自己喜歡的文字作為設計的素材.並在圖畫紙上完成設計手稿.3.結合學校創客教室資源,讓學生將設計的文字稿運用3D列印方式,製作成塑料名牌,並加入配件做成個人專屬的束帶。
點閱數274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7-29
2014台北雙年展-資源代表圖
web 2014台北雙年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2014台北雙年展」以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為題,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挪用了科學界對於本世紀人類活動劇烈改變地球生物樣貌的現象,所提出的一種新地質紀元假說─「人類世(anthropocene)」,藉此來檢視當代藝術如何定義與表現我們的世界?探索在人類與動(植)物、機器、產物與物件之間的鏈結、移枝或交配。展覽邀請52個參展藝術家或團隊:哈洛.安卡(比利時)、查爾斯.艾弗里(英國)、吉爾.巴比耶(法國)、艾莉莎.巴倫波茵(美國)、尼爾.貝盧法(阿爾及利亞/法國)、彼得.布根豪特(比利時)、羅伯特.卡伯(巴西)、派崔克.范.凱肯柏(比利時)、張恩滿(台灣)、鄭曦然(美國)、周慶輝(台灣)、朱駿騰(台灣)、薛沙.達伍(英國)、大衛.杜爾(法國)、卡蜜兒.安侯(法國)、羅傑.海恩斯(英國)、胡曉媛(中國)、黃博志(台灣)、胡迪尼森.朱尼爾(巴西)、瓊.喬納思(美國)、工藤哲巳(日本)、蘇拉西.庫索旺(泰國)、黎安美(越南/美國)、林國威(台灣)、瑪莉亞.洛博達(德國/波蘭)、約納.弗里曼和賈斯汀.洛威(美國)、羅智信(台灣)、泰菈.馬達尼(伊朗/美國)、阿布.巴卡.曼薩雷(獅子山共和國/荷蘭)、喬瑟芬.梅克塞柏(德國)、納撒尼爾.梅勒(英國)、瑪莉.穆爾(荷蘭)、亨利.奧森(丹麥)、OPAVIVARÁ!(巴西)、奧.培爾森(瑞典)、彭泓智(台灣)、羅荷.普羅沃絲特(法國/英國)、馬修.羅查.彼塔(巴西)、瑞秋.羅斯(美國)、帕梅拉.羅森克朗茨(瑞士)、蜜卡.羅登伯格(阿根廷)、斯特林.魯比(美國)、鐵木耳.斯琴(德國)、島袋道浩(日本)、彼得.斯坦弗里(瑞士)、尼可拉.尤利布魯(阿根廷)、王郁媜(台灣/英國)、吳建瑩(台灣)、吳權倫(台灣)、吳山專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中國/冰島)、梁慧圭(韓國)、安妮卡.伊(美國)。今年的台北雙年展嘗試指出「人類世」的某些問題,在這個框架之下,從多重觀點體現天地宇宙萬物共同生活的狀態;然而,現實就位處核心:人類只是在寬廣網絡中諸多元素中的一個元素,所以我們才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關係世界,並將新的對話者包含進去。簡單地說,本次展覽將會圍繞在「共活性」這個主題上發展-意即人類意識與動物群集、資料處理、植物快速成長和物質緩慢運動之間的共同生活。我們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史前史及其礦物般的景觀,特別是植物移枝以及人類、機器和動物之間的交配等各個方面。
點閱數34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2012台北雙年展-資源代表圖
web 2012台北雙年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2012台北雙年展」由目前以德國柏林為主要據點的德籍策展人安森.法蘭克(Anselm Franke)負責策劃。本屆展期:2012年9月29日至2013年1月13日,除主要展場臺北市立美術館外,並延伸到臺北市內其他地點。 「2012台北雙年展」的策展構想是和過去與歷史進行想像性的互動,進而協調歷史意識。假設全球藝術體系的共同點就是現代化的經驗和影響,本屆雙年展著重的便是全球各地藝術家針對這種經驗與過程如何闡述與進行談判協商。重現或重顯現代性,重新書寫其主要的敘述,以及,重新擬定建構的資源,這些都是具全球性規模的跨學科計畫。這項展演活動的驅使力在於希望能找到一個優勢位置發聲,並由此連結到現代化的邊緣,其目前的形態與漫長的身影與影響,以及藝術在當下轉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王德威在其中國文學研究的書籍《歷史與怪獸》中提到了中國與台灣在20世紀的歷史,並談及許多的政治暴力──通常以啟蒙、理性、烏托邦為名──與虛構產物間的關聯。王德威在書中透過中國古代的惡獸檮杌來表現歷史,因為檮杌可以看見過去與未來。當歷史無法將過去的意義帶到現在時,虛構的文字就取而代之。本屆雙年展召喚檮杌,這隻虛構的怪獸是個對象,代表了人類對過去經驗的詮釋與無法追憶卻又無法忘記的官方記憶(official memory)。正是透過歷史如怪獸般的醜惡與殘暴所內含的政治與美學意義,才能在所展現的可能曙光中想像現在的狀態。 透過東南亞地區與世界各地共同策展人的合作,「2012台北雙年展」的架構下有一系列想像的微型美術館,投射出推測的歷史與未來的可能性。
點閱數3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理查‧羅傑斯+建築師:從住宅到城市-資源代表圖
web 理查‧羅傑斯+建築師:從住宅到城市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今年七十六歲的理查.羅傑斯是名聞世界、獲獎無數的當代建築師,除受封為爵士外,更是受英國政府倚重的建築都市顧問。他以超越時代的前衛建築為人樂道,如龐畢度中心(1977)、千禧巨蛋(2000)、希斯洛機場第五航廈(2008)等。本展以2007年龐畢度中心落成三十週年展為基礎,蒐羅其自1960年代至今完成或未完成作品,展場設計以都市概念出發,在無隔間的開放展區中,展出大型創作年表、模型及特製影片,聚焦公眾、系統 、透明、可辨性、都市、輕量、綠色等主題。無論提案實現與否,其顛覆的能量與背後的哲思,斐然可觀。
點閱數49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資源代表圖
web 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陳澄波(1895-1947)為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畫家,也是台灣近代美術發展先驅。陳澄波從台灣、日本、中國等地的旅居經驗中,累積了豐富的藝術創作體悟與能量。特別是1929年自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研究科畢業後,到達上海藝術專科學校、昌明藝術專科學校任教,開啟融合中國古風、尋求東方精神新體現的藝術探索,在陳澄波的繪畫歷程中,上海時期是其畫風變化的重要轉捩點,非常值得觀覽研究。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大力協助這個展覽的進行,主要展品為陳澄波於上海任教時期的創作,內容包括人物、裸女、風景、友人所贈墨寶及相關文件資料,其中有多件首次公開的作品。此展另將輔以陳澄波留學日本時期及1930年代返台後若干作品,如本館典藏之「夏日街景」、「蘇州」及「新樓」等也將一同展出,期以學術性的角度,深入探討陳澄波在中國江南地區活動的藝術概貌,並藉此探索陳澄波創作發展的重要特色與畫風變化歷程。
點閱數51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凝望之外/典藏對語   -資源代表圖
web 凝望之外/典藏對語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文字語言之外,圖像語言,應該是人類最有效的溝通工具之一。以「凝望之外/典藏對語」為題策劃之2012年典藏展,為展現典藏作品圖像語言、揭示藝術意義及時代文化象徵,特別安排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對望」關係。期望觀眾在賞覽一組組相互呼應的圖像過程中,藉由作品之間形式及內容的連結,以及展間與展間的議題對應,讓作品與作品、人與自己、人和歷史產生對語與共鳴。展出內容以人物/文字/符號/自然風土/花鳥植物等題材共分7個展間,特選本館典藏50餘件作品,展出作品年代橫跨自1920年至2009年,包括近年新進收藏作品,以及近年修復完成之作品。並為了紀念年初以百歲高齡仙逝的郭雪湖先生,特闢專區,將本館所收藏之郭雪湖作品全數展出,讓美術館珍貴的藝術資產共享於觀眾面前。
點閱數4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2006「快來!拍張好照片」教育展-資源代表圖
web 2006「快來!拍張好照片」教育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影像藝術」是呈現人類歷史與記憶的最佳寫照,包含記錄著過去歷史的史實,對人物的緬懷,及表達對土地與風俗民情發展的紀實。透過今年的教育展來學習發現藝術家關懷自己的生活環境,表達創作的思想、情感,及成長的時代意涵。本展規劃成三個學習區:包含(一)「影像之美」區(二)「影像美學」區:「影像表現對照」展示、「技法與美」、「暗房與明室」(三)「影像創作」區等。透過影像藝術的教學,讓兒童可以增進其視覺藝術的學習內涵,發現人類生活與文化的價值。因為「影像藝術」是最能勾起人們回憶與締造歷史見證的藝術創作形式之一,由現今於數位相機的發達與藝術創作的多元化,當代的影像藝術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無時無刻地圍繞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成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工具外,並具有頌揚人類生命菁華與求新精神的價值,本館特別鼓勵兒童來學習認識這項藝術,實具有嶄新的時代性意義。
點閱數521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