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國語文-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55
日文教室活動3. 50音塗鴉(50音で落書き)-資源代表圖
video 日文教室活動3. 50音塗鴉(50音で落書き)
淡江日文營 TANKOU日本文化塾 闕百華國中7-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
本系列教學短片,由淡江大學「淡江日文營」製作。目的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利用「彈性學習課程」導入日語與日本文化學習相關社團,或普通高中於第二外語課程實施Level-1~Level-2日語教學時,任課教師可依據學習內容需求,做為課程中穿插日語活動的具體參考。日文教室活動3. 50音塗鴉(50音で落書き)(1)學習目標:能從「文字繪」塗鴉作品中尋找隱藏其中的50音;能知道日文書寫方式包含平假名、片假名、漢字;能認識並且正確寫出塗鴉中出現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能知道「文字繪」是日本的傳統藝術。(2)日語表現:單字:50音、平仮名、カタカナ、漢字、文字絵、顔文字。表達:これは~です。~と~です。かわいいね。変な顔。(3)準備道具:紙、筆。「へのへのもへじ」、「へめへめしこじ」、「へめへめいひひ」、「つる三は○○ムし」(つるさんはまるまるむし)、「ヘマムシ入道(にゅうどう)」等「文字絵」。(4)進行步驟 :1.老師出示準備的文字繪圖片,協助同學尋找藏身其中的日文字。2.老師示範藏在文字繪中平假名和片假名的正確寫法,並帶領學生念出正確發音,所有學生一起練習。3.老師在解說臉部塗鴉時,可帶入「これは~です」「~と~です」兩個基本句型,介紹畫中出現的50音。例如:「これは(へ)です」。「(へ)と(の)です」。4.學生依樣畫葫蘆,在紙上塗鴉。5.請同學上台展示畫作,老師唸出該畫當中的幾個假名,請台上同學將正確寫法寫在黑板,其他同學則寫在紙上。6.最後確認誰寫對的最多,並給予獎勵。※延伸學習延―有趣的文字繪※學習者如果是小學高年級以上,老師可以補充說明日本「文字絵」相關知識,或與「藝術與人文」課程的美術創作連結。關於日本「文字絵」的定義雖然很多,簡單而言是一種利用文字創作出繪畫意象的文字遊戲。最早起源見於平安時代的「葦手絵(あしでえ)」,詩人畫家主要將水邊的蘆葦,以及水流、岩石、花草蟲鳥等,用假名或漢字加以變化的方式,繪圖呈現(可參考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あし手のいろは」解説図版https://rnavi.ndl.go.jp/kaleido/entry/61.php)。這種文字遊戲除了出現在文人墨客的歌集畫作(例如:源平文字絵)之外,江戶時代的文人或「浮世絵師(うきよえし)」(木板畫師傅)為了讓做為過年賀禮的插畫月曆「絵暦(えごよみ)」兼具實用與趣味性,發揮巧思在插畫中隱藏指示當時全年大小月份。例如:「福助人形慶応3年丁卯年大小暦」(可參考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網頁:http://www.ndl.go.jp/koyomi/quiz/level1_q6.html)。當時大小月是由日本古代混合陰曆及陽曆計算產生,陰曆小月,每月29日,全年佔六個月;大月,每月30日,全年佔六個月,共計354日。福助娃娃身上隱藏的二、四、八、十、十一、十二是大月,沒寫出來的就是小月(一、三、五、六、七、九)。此外,相對於現今日本最熟知的塗鴉「へのへのもへじ」,據說在江戶時代「寺子屋(てらこや)」(平民百姓子弟接受教育的民間設施),學童之間流傳最廣的塗鴉是「つるマムシ入道(にゅうどう)」(光頭妖怪僧人)和「ヘマムシ入道(にゅうどう)」(蛇頭妖怪僧人)。
觀看次數25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6-11-17
日文教室活動1.打招呼遊戲(挨拶ゲーム)-資源代表圖
video 日文教室活動1.打招呼遊戲(挨拶ゲーム)
淡江日文營 TANKOU日本文化塾 闕百華國中7-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
本系列教學短片,由淡江大學「淡江日文營」製作。目的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利用「彈性學習」節數導入日語與日本文化學習相關社團,或普通高中於第二外語課程實施Level-1~Level-2日語教學時,任課教師可依據學習內容需求,做為課程中穿插日語活動的具體參考。日文教室活動1.打招呼遊戲(挨拶ゲーム)(1)學習目標:能依據時間的不同,使用不同日語打招呼;能知道微笑和點頭是日本人慣用的問候方式。(2)日語表現:單字:朝、お昼、夕方、夜表達:おはよう。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おやすみなさい。(3)準備道具:代表早上、中午、晚上、深夜四張圖卡;班上人數份張數的圓點點貼紙;音樂播放器。(4)進行步驟 :1.導入階段,教師和學生確認四張圖卡各代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あさ、ひる、ゆうがた、よる)的意思,以及早安、午安、晚安、睡前晚安「おはよう」「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おやすみなさい」日文問候語。教師在黑板上寫下日文及羅馬拼音,示範招呼語和單字的讀法,學生一起大聲複誦。2.將學生分成5人或7人、9人一組,分散於教室,撥放節奏輕快的日文卡通歌或童謠,學生配合音樂在教室內走動。音樂中斷時,並須找到另一位同學。3.老師拿起其中一張圖卡貼在黑板上,並大聲唸出。例如:「あさ!」。學生看圖卡確認是「早上」後,複誦「あさ!」和同學互相行禮,並說「おはよう」問好。4.正確打完招呼的學生,將手中的圓點點貼紙撕下一個圓,互相貼在對方的手背上。因為小組成員是奇數,所以會有一名學生落單。5.貼好圓點點後,老師繼續播放音樂,學生繼續在教室行走,準備找不同組員打招呼。6.音樂播放同時,老師更換圖卡將其貼在黑板或雙手高舉大聲唸出,同學複誦後,須找到組員雙方行禮,互相問好。音樂重複播放5次左右,活動結束。依手背上貼圓點點的數量,決定優勝同學,並予以口頭或點數獎勵。7.若班上學生人數為偶數,可指派一名學生替代老師,擔任活動發號施令者,並給予點數鼓勵。*延伸學習延―導入敬語概念*1.在早安的練習增加「穿正式服裝的成人」和「穿便服的小朋友」,或者「領帶」和「T恤」兩張圖卡表示遇見的人或場合。老師出示「あさ」圖卡同時出示「成人」或「領帶」的圖卡,這時同學要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如果和「あさ」出現的是「小朋友」或「T恤」圖卡,早安就說「おはよう」。透過早安的練習,簡單導入日本敬語的概念。2.在學生熟悉早中晚的見面招呼之後,可增加「拿東西借人」、「收下禮物」、「撞到人」、「揮別」四張圖卡,學習「どうぞ→ありがとう(請→謝謝)」、「ありがとう→いいえ(謝謝→不客氣)」「すみません→いいえ、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です(對不起→沒關係)」「さようなら→さようなら(再見→再見)」等常用對話。老師可視學生學習程度,導入上述「成人」和「小朋友」,或「領帶」和「T恤」圖卡,練習「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いいえ、どういたしまして」「じゃあ、(また)ね→じゃあ、(また)ね」的使用區分。
觀看次數328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6-10-20
日文說說唱唱―10個印第安人(10人のインディアン)-資源代表圖
video 日文說說唱唱―10個印第安人(10人のインディアン)
淡江日文營 TANKOU日本文化塾 闕百華國中7-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
本系列教學短片,由淡江大學「淡江日文營」製作。目的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利用「彈性學習課程」導入日語與日本文化學習相關社團,或普通高中於第二外語課程實施Level-1~Level-2日語教學時,任課教師可依據學習內容需求,做為課程中穿插日語活動的具體參考。日文說說唱唱―10個印第安人(10人のインディアン)(1)學習目標:①能以日文唱出「10個印第安人」。②能用日文說人數。 (2)日語表現:單字:一人(ひとり)、二人(ふたり)、三人(さんにん)、四人(よにん)、五人(ごにん)、六人(ろくにん)、七人(しちにん)、八人(はちにん)、九人(くにん)、十人(じゅうにん)、インディアンボーイズ句型:[日文人數]いるよ。 (有[幾個人]喔。)(3)「10個印第安人」歌曲教唱,可搭配「日文說說唱唱―用手指數數兒(指で数えましょう)」,學習日本人使用雙手比出一到十。※10個印第安人(10人のインディアン)        作詞:不詳/作曲:美國民謠 Ten Little Indians(1) 一人 二人 三人 いるよ (一個、兩個、三個印地安) 四人 五人 六人 いるよ (四個、五個、六個印地安) 七人 八人 九人 いるよ (七個、八個、九個印地安) 十人の インディアンボーイ (十個印地安人)(2) 十人 九人 八人 いるよ (十個、九個、八個印地安) 七人 六人 五人 いるよ (七個、六個、五個印地安) 四人 三人 二人 いるよ (四個、三個、兩個印地安) 一人の インディアンボーイ (一個印地安人)
觀看次數37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6-12-06
七年級以句概括-1-資源代表圖
video 七年級以句概括-1
教育部國中7-9年級
句義[七]/句義5
觀看次數30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0-04-07
生活實用寫作篇-資源代表圖
video 生活實用寫作篇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中7-9年級
生活中常會用到的便條、書信、邀請函、旅遊計畫書、宣傳海報等,皆是實用寫作的類型。實用寫作須注意「切合目標」、「認清對象」、「內容真實」、「行文簡潔」等要點,但要如何落實這些要點呢?請跟著片中奕程、奕潔兄妹一同探究「優良學生競選海報」、「同學會邀請函」、「旅遊計畫書」的寫作方法吧!
觀看次數836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7-02-21
七年級以詞概括-2-資源代表圖
video 七年級以詞概括-2
教育部國中7-9年級
句義[七]/句義4
觀看次數2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0-04-07
日本文化時間-劍玉(日文版)-資源代表圖
video 日本文化時間-劍玉(日文版)
淡江日文營 TANKOU日本文化塾 闕百華國中7-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
本系列教學短片,由淡江大學「淡江日文營」製作。目的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利用「彈性學習課程」導入日語與日本文化學習相關社團,或普通高中於第二外語課程實施Level-1~Level-2日語教學時,任課教師可依據學習內容需求,做為課程中穿插日語活動的具體參考。(1)學習目標:經由影片的說明,能瞭解日本傳統童玩「けん玉(Kendama)」在台灣被稱為「日月球(日月ボール)」的由來與玩法。能透過體驗學習,引發對日本傳統文化的興趣,探索日台文化的關聯性。(2)日語表現:單字:玩具(おもちゃ)、けん玉、剣(けん)、玉(たま)、日月(にちげつ)ボール、得意技(とくいわざ)、大皿(おおざら)、中皿(ちゅうざら)、小皿(こざら)、止め剣(とめけん)、もしかめ、剣玉達人(けんだまたつじん)、人差し指(ひとさしゆび)、中指(なかゆび)、親指(おやゆび)(3)準備道具:在台灣老街可購買到的傳統日月球,以及競技用劍玉 (台灣自己有工廠出產,日本或美國也有相關協會公認)兩種款式。在國內兩款皆可輕易網購。(4)進行步驟 :1. 課程的進行以「說明→體驗→思考→溝通交流・發表(意見交換、透過文字語言發表想法) 」為主軸,希望透過文化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付諸「→行動」。2.教師首先藉由影片輔助,說明在台灣老街的「柑仔店」,日本鄉下稱為「駄菓子屋(だがしや)」販售的傳統玩具-劍玉的歷史由來,以及遊戲方式。3.讓學生輪流體驗傳統與改良後的劍玉,玩起來的難易度有何不同。教師可以用傳統扯鈴,和現代的競技用培鈴為例,讓學生在體驗同時,思考傳統與現代運動型童玩的差異。4.透過親身體驗、比較,說出或寫出傳統與現代劍玉在外觀與使用上的異同,以及控球是否穩固的原因(例如:球與中間孔洞的大小尺寸、材質、將球噴漆和上金油的功用等)。在享受童玩的樂趣時,體會做任何事情都要透過不停的練習,才能達到熟能生巧;同時引發探索日本文化,以及今後相關學習的興趣。
觀看次數247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6-11-04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段落梳理與統整(二)-資源代表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段落梳理與統整(二)
觀看次數306
修改日期:2019-12-06
九年級篇章結構-2-資源代表圖
video 九年級篇章結構-2
教育部國中7-9年級
文章[九]/篇章結構2
觀看次數33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0-04-07
紙芝居-小貓小白(子猫の白ちゃん)日文版-資源代表圖
video 紙芝居-小貓小白(子猫の白ちゃん)日文版
淡江日文營 TANKOU日本文化塾 闕百華國中7-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
本系列教學短片,由淡江大學「TANKOU日本文化塾」(淡江日文營)製作。目的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彈性學習課程」實施國際教育,導入日語與日本文化學習,或開設日文相關社團的補助教材之用。普通高中於第二外語課程實施Level-1~Level-2日語教學時,任課教師可依據學習內容需求,做為課程中穿插日語活動的具體參考。
觀看次數5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