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取常用中國文字二百個,演示從構成至繁體楷書的發展過程,附對應的簡體中文,及相關的日文、韓文、俄文、英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西班牙文註譯。使用者可選擇從字形選單或圖形選單進入瀏覽,和玩玩小遊戲練習一下。 洪慈敏 中國文字 中國文字的構成共有六種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前四種是演化過程,後兩種是字義孳乳的方式。對低年級來說,有一些象形字的演變能夠明顯的表現出以圖轉變為文的過程。如app中的「虎、鹿、馬、牛、羊、魚、女、人......」等。對中年級喜歡猜謎的學生而言,認識的字變得複雜了,老師可以使用app中的會意字「豐、男、寶、教......」來說明會意是「用好幾個部件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意思」,讓學生覺得複雜的字體不再困難(合體為義)。如「豐」是用「小麥小米形狀的穀物放在食器內的樣子」表示食物多的豐美之意。高年級學生較能瞭解字義有原義和引申意,可以利用app中的字來討論文字字義轉變造成的轉注、假借現象。例如「我」字在古代是兵器的樣子,而後假借成第一人稱。推薦者覺得,此app很不錯的是,演示圖非常精美,能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的演變,讓學生充分討論文字演變的過程。缺點是字數不多,200個字沒有按照邏輯排列,也沒有說明進一步的自行演化過程,所以亟需教師的專業來輔以說明,一般使用者下載下來不太會使用。對教學者來說這反而是一個好用的補充APP。最後,點選選單中央的遊戲圖示,可以簡單的玩猜猜看,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修改日期: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