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雖然已經了解三角形、四邊形的組成要素,也能夠逐一說出它們的分類及其中的異同,但要求能與自身經驗結合仍有一段差距,本教案設計透過實作的方式,讓學生利用旋轉、平移及翻轉等方式排出所要求的圖形,進而了解到各圖形的差異,最後內化成自己的學習經驗。
資訊
領域:數學領域-數學
學習階段:國小1-2年級(一)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實際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並連結幾何概念(如長、短、大、小等)。
S-3-4 幾何形體之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平面圖形的分割與重組。初步體驗展開圖如何黏合成立體形體。知道不同之展開圖可能黏合成同一形狀之立體形體。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學習表現:s-Ⅰ-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s-Ⅱ-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體。
s-Ⅲ-5 以簡單推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