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教案適用於國小五年級社會科,全程共三節課。課程以臺史博「近代臺灣報刊資料庫」與「樂為世界人」網站為主要數位資源,讓學生從日治時期的新聞與文化運動切入歷史探究。首先,學生將閱讀〈消極的反抗〉等新聞,練習檢索與摘要,理解人民如何在殖民體制下表達不滿。接著,透過網站操作認識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物,進一步掌握臺灣文化協會的理念與行動。最後以「廟埕拚文化」活動,引導學生比較武裝抗爭與文化啟蒙的方式,思考非武裝抗爭在推動社會改變中的意義。整體課程著重數位資源應用,期望能引導學生從歷史經驗反思「不平等」與「平等」,理解在民主社會中如何尊重彼此、爭取權益,並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
資訊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Cd-Ⅲ-1 不同時空環境下,臺灣人民透過爭取權利與政治改革,使得政治逐漸走向民主。
Cd-Ⅲ-2 臺灣人民的政治參與及公民團體的發展,為臺灣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礎。
學習表現: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