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擁有眾多天然水域,夏季更是戲水高峰期,為了避免意外發生,教育部體育署提醒學生必須學會「水中自救4招」。首先是拍打水面:雙手水平向下拍水並大聲呼救以引起注意。第二是運用漂浮物:利用衣物或現場漂浮物形成浮具。第三招為水母漂:吸氣後臉朝下浮在水中,手腳自然垂直放鬆。最後是仰漂:全身放鬆仰躺於水面,並適時換氣。體育署強調,學生應避免到無救生員的水域戲水,家長也須留意子女行蹤與戲水地點安全。萬一有人溺水,切勿冒然下水施救,應使用「叫、叫、伸、拋、划」的正確救援方法。今年為防範溺水意外,政府加強各地水域巡邏與宣導工作,並呼籲民眾避免於天候不佳時下水活動。選擇安全場所並結伴而行,才是安全戲水的關鍵。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引用請標示資料來源: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學習內容: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Ac-Ⅱ-1 兒童在生活中擁有許多權利(可包括生存權、學習權、表意權、隱私權、身體自主權及不受歧視的權利等)與責任(可包括遵守規範、尊重他人或維護公共利益等)。
學習表現:2c-Ⅱ-2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角色與權利,並具備責任感 。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