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31年,基隆流水交通社社長流水伊助建造了一座融合和洋折衷風格的高級自用住宅,規模與設計與當時基隆伊班公有日式宿舍截然不同。該住宅位於基隆要塞附近,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接管該建築,將其改為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並由多位司令家族先後居住。1957年,司令部裁撤後,該官邸繼續作為軍事用途,直至1998年軍方遷出。隨著歲月流逝,該建築經歷了七十年的風雨,並在1998年後進行了翻修。翻修過程中,建築師發現建築物整體結構受到許多損壞,需依賴大量史料(如照片)及口述歷史資料,來深入了解建築細節及其歷史背景。通過這些資料的綜合分析,嘗試還原了原有空間的使用模式,來進行修復工作。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Da-Ⅲ-1 依據需求與價值觀做選擇時,須評估風險、結果及承擔責任,且不應侵害他人福祉或正當權益。
學習表現: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2b-Ⅲ-1 體認人們對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認知、感受、意見與表現方式,並加以尊重。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