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聲藝術起源於民間說唱曲藝,並以說、學、逗、唱等四大基本功發展出獨特的聲音美學,其內容包羅萬象,透過詼諧幽默、雙關諷刺、滑稽逗趣的表演型態,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藉由精煉的話語鋪陳、環環相扣的情節、迂迴婉轉的語言智慧、語音的高低起伏及抑揚頓挫,展現雅而不俗的語言藝術。相聲藝術自民國38年政府遷臺後即蓬勃發展,並開啟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獨特創作表演形式,惟傳統相聲之口語形式已漸有傳承發揚之必要。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學習表現: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3d-Ⅳ-2 提出保存文化資產、改善環境或維護社會正義等可能方案。
領域:藝術領域-表演藝術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表P-Ⅱ-2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P-Ⅲ-1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E-Ⅳ-2 肢體動作與語彙、角色建立與表演、各類型文本分析與創作。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