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媒材應用於社會地理科翻轉教學—以國中一年級為例
點閱數:370 次 下載次數:14 次
資訊媒材應用於社會地理科翻轉教學—以國中一年級為例
web

作品說明:資訊媒材應用於社會地理科翻轉教學(以109學年度國一新生為例) 109學年度國一新生是12年國教推行以來的第二屆學生,加之國際新冠疫情並 未趨緩。學校應當謀求符合12年國教之「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 習」教育目標。並且因應未來可能再次爆發之疫情,超前部署。是故,筆者設想 運用108課綱之素養導向教學,在不影響教學進度下,應用資訊科技融入,強化實 體課程與線上課程皆可無縫轉換的翻轉教學模式。茲將教案設計之輔助教學、互 動教學、創新教學策略與措施,分述如後: 一、輔助教學: (一)運用資訊設備輔助,進行實體課程教學: 1.使用實物投影儀,筆記型電腦、教室投影機呈現學生作業。 2.分組學生作業全班展示,促使學生對作業自我要求精益求精。 (二)利用免費套裝軟體,實現翻轉教學模式: 1.google classroom更新線上課程,題供課程鷹架,預先學習隨時複習。 2.facebook、line通訊軟體,即時回饋課程問題,提醒學生課程作業進度。 (三)配合行動載具基礎,縮小數位落差現況: 1.手機、桌機皆可使用以上課程與軟體,打破學習時空限制。 2.對沒有手機桌機可用之學生題供紙本作業,與借用電腦。 二、互動教學: (一)錄製課程解說與補充資料,預先讓學生分組討論: 1.預先錄製講述內容、課文補充資料,公佈於google classroom給學生預習。 2.參考成績分布異質化分組,強幫弱帶領弱勢學習者。 (二)翻轉陳舊講述教學,運用PBL學習法引導素養學習: 1.解構課程分化為關聯主題,問題導向促進學生思考與互助。 2.學生優異報告節錄納入段考命題,師生共備共出題,推升學習動機。 (三)課堂即時回饋、課後檢討報告、補救學習弱點: 1.課堂時間全部討論、分析學生作業優缺點,即時回饋。 2.教師搜集紙本、電子作業後,批改上網公布,促進學生典範模仿。 三、創新教學: (一)課程全部上網,提供開放課程代碼,方便各年級學生運用: 1.課程上網鏈結同步/非同步學習,無縫接軌消除學習障礙。 2.公布課程代碼,只要有email帳號皆可登入流覽。 (二)結合生活情境、行動載具、問題解決設計作業,落實素養導向教學: 1.作業與報告結合交通安全教育、科技素養運用,解決生活問題。 2.利用google map功能規劃、優化上放學路線,找出危險路口,確保安全。 (三)利用AR投影互動,理解地理科專屬空間概念: 1.運用免費套裝app(Reality Composer)設計等高線圖AR模型。 2.分享於網頁與學生行動載具,體驗AR學習地理科抽象概念。 數位落差是推動本課程最主要的難題,希望主管單位能更新智慧設備與設置 DOC數位學習中心,甚至整理二手汰除電腦在班級提供學生下課使用,應能消弭 數位落差,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教學設計
主動式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科技教育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2020-12-15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