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福壽螺) 形態特徵:殼近乎卵圓形,殼呈綠褐色,色彩變異大,殼表有褐色帶,縫合溝深,臍孔大,口蓋黑褐色。台灣之福壽螺雖為雜食性,但偏向植物食性之螺類,攝食種類甚廣,包括水生植物、陸生蔬菜類及魚類屍體等均在攝食之列。福壽螺及梯狀福壽螺均為雌雄異體,交配後約一星期產卵。交配時雄螺爬於雌螺殼上,雄螺陰莖鞘翻出插入雌螺雌孔之中。產卵行為在日落後進行,產卵時,雌螺爬出水面,在離水面10 cm 以上處產卵,產卵後再潛回水中。卵粒直徑約2mm,由黏液相互黏接,乾燥後固著成葡萄串狀的紅色卵塊,長度由2 cm至7 cm不等,寬約1.5 cm。兩種福壽螺的孵化期約2星期,孵化後幼螺啃食卵殼後墜入水中繼續成長,約50天後即成熟可交配產卵。 棲所生態:棲息於湖沼、池塘、溝渠等靜水水域。 世界地理分佈:分布於南北半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之淡水或半淡鹹水中。南韓、越南(Khanh Hoa、 Hochiminh City、 Can Tha、 Da Lat) 台灣地理分佈:台灣全島,金門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澎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素材
主動式
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b-Ⅲ-8 生物可依其形態特徵進行分類。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2019-09-1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000275-1.jpg (26.12KB)
000275-2.jpg (40.00KB)
MLSP102400201-1.jpg (35.55KB)
MLSP102400201-2.jpg (32.7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