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傳統特色與母系社會
卑南族的社會裡有二個領導人物: 一個是男祭師,負責主持部落性的重要祭儀。一位是政治領袖,由村子裡領導能力強的人來擔任,負責部落裡重大事情的協調者,一是人獵祭、爭戰的領導人物。目前男祭師依然沿續傳統的職責,在部落裡受人敬重。政治領袖則因現代行政體系的介入在各村的職權消長也有所不同。以南王為例,里長的職權有凌駕傳統領導人之趨勢,但長老群依然受敬重。建和則恰好相反,頭目的領導地位居高不下。有些村落的年輕人有感於傳統文化的式微,近年來極力鼓吹延續傳統命脈的活動,呈現了年輕人拉著老人往前跑的現象。不管任何形式的演變,族中長老的生活體驗與傳統智慧依然是族人諮詢的對象與精神支柱。卑南族早期是母系社會,母系社會的特色,婦女在親族社會中居有重要的地位,卑南族家系承傳是以女嗣承家為主。母系社會在知本及卑南這二個社群中,以知本社群因深受排灣族和漢人的影響,且份子複雜,所以傳統文化的保存較不完整,而卑南社群的卑南社,即今日的南王村,則是今天卑南傳統文化保存最多的一部落。卑南族的社會組織是建立在母系世群二個團體形式上,所謂母系社會有下列幾點特質:(一)婚姻上,男子以入贅女方家為原則。(二)氏族姓氏的繼承以女子為主。(三)財產的繼承是母傳女。(四)祭祀權的管理與責任也是由母親方面的女子來承續。卑南族親屬組織是以血族型認親法則為基礎,而受長女繼承的影響。血族型認親法則的特性是:父母雙方的親屬完全相等,子的後裔與女的所出也是完全相等親疏地位,但受長女繼承的影響,長女繼家招夫,實行從母從妻居,次女以下的女性雖然婚後 另行建家,過核心家庭生活,但次女以下的女性初婚時,必需先與長姊居住一段時間,直到生下第一胎後,始另行建屋。雖然卑南族是以母系社會的招贅婚為常則,但求婚者以男性為主動,通常男子以自己的頭巾和檳榔袋送與女子作為定情飾物,女子接受後,男子常採薪柴送女家,女子亦到男家幫男子母親工作,後由男方家長向女方求婚,與阿美族的男方被動稍有不同。然而這樣的習俗也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有所調適。以結婚為例,目前大都是從夫居住的父系社會的婚姻法則。孩子們的姓氏也以父親的姓氏為主,有些家庭則一半從父姓、一半從母姓。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444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764.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