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本地歌仔的形式
日治時期以前,臺灣的傳統戲曲多是隨著移民而來,或是應民間廟宇、社團邀請,來到臺灣演出,進而在臺灣民間流行。由於當時移民大多是來自泉州(包括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漳州(包括龍溪、平和、詔安、南靖、雲霄、東山、海澄、漳浦、長泰),而潮惠及其他地區較少,所以清代臺灣流行的戲劇,便是以泉州、漳州、潮州地區的戲劇為多。泉州、漳州、潮州這些地區流行的戲劇有泉州梨園戲、潮州戲、亂彈戲、九甲戲、四平戲、白字戲、傀儡戲、布袋戲、皮影戲,以及民間歌舞小戲如竹馬、車鼓,所以傳入台灣後,造成一股流行,成為當時台灣民眾的休閒娛樂,而這些戲劇也是信仰上的重要儀式。上述戲劇當時雖然頗為盛行,但是當臺灣土生土長的戲劇-歌仔戲進入舞台後,便逐漸與上述戲劇形成分庭抗禮之姿。日治時期,宜蘭地區有一群愛好演唱歌仔調的子弟,主要以男性為主,他們白天從事其他工作,空閒時間聚在一起唱戲。若是遇有村子寺廟舉行酬神慶典儀式,子弟們便義不容辭為此共襄盛舉,當時是站在板凳搭成的舞台即可演戲。只是劇目不多,常見為『山伯英台』、『陳三五娘』、『什細記』、『呂蒙正』這四大齣戲。戲齣中主要角色已有小生、小旦、丑角三種基本角色。當時的表演內容是以唱腔及肢體動作呈現,唱詞是四句為一個段落,形成『四句聯』,例如『五娘底刺繡在大仔廳,聽起外口叫磨鏡,我叫益春出去看,若是師父請來磨』,唸起來順口且有韻味。除歌謠、念白外,還會加上土俗小戲的身段,讓演出增添釵h趣味。在裝扮上,只有旦角必須綁頭巾、插珠花,其餘角色都是穿著日常衣服。常使用的曲調以『七字調』、『大調』、『雜唸』為主,其他還有『背思調』、『送歌調』、『留傘調』、『撐渡調』、『狀元調』,曲調並不多,以『七字調』使用最普遍。後場使用的樂器也十分簡單,主要有殼仔絃、大廣絃、月琴、笛子等。由於這些子弟們大多不認識字,所以並沒有劇本,戲先生由子弟班中擅長表演的演員擔任,負責教授子弟們唱腔及身段,以及排演戲劇。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60
下載數:7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689.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