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在陜西省扶風縣的法門寺,根據考古調查,應該始建於北魏時期,到唐朝而命名為「法門寺」,這是唐朝的皇家寺院,因寺院的塔中藏有釋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可說是舉世聞名,唐朝經常在此舉行盛大的佛教活動,使得法門寺盛極一時。佛骨就是佛的舍利,指的就是釋迦牟尼火葬後留下的固體物,是佛教的聖物。迎奉佛骨是唐朝的一件大事,由唐太宗開始,先後大張旗鼓地進行了七次。唐憲宗時,發生了韓愈諫迎佛骨的事情。元和十四年(西元八一九年),唐憲宗把佛指舍利從法門寺迎到長安,轟動長安城,王公士民奔走相告,萬人頂禮膜拜,盛況空前。崇尚儒術,反對佛教的韓愈對這件事情感到相當的生氣,寫《論佛骨表》上疏勸諫皇帝。他指出佛教傳到中國後,君主的壽命都不長,天下開始亂亡,信仰佛教導致國家衰落人民貧窮。憲宗看到之後相當生氣,要把韓愈處死刑,後來有人幫他求情,最後貶職為潮洲刺史。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