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南港
南港位於基隆河邊,居民大多從事茶業耕種。後來安溪茶農攜帶茶種來臺,發現南港適合發展茶葉,乃在南港拓展茶園,研究改進栽培製茶的方法,將其製造包種茶的卓越技術,傳授南港的茶農茶戶,因此以生產南港包種茶聞名。清康熙中葉記載,就有南港社和北港社的名稱。南港人大多從事農耕,移民中以安溪人佔多數,其中茶農又佔大多數。主要農產品為茶葉、番薯、稻米。南港因位於基隆河邊港口,以出產茶葉為主,也是另一個茶葉名產地石碇之陸路交通要地,所以道光年間時還只是個小村莊,同治年間已發展成為街市。光緒十一年時,安溪茶農王水錦、衛靜時兩人攜帶安溪茶種來臺,發現南港適合發展茶葉,乃在南港拓展茶園,研究改進栽培製茶方法,將其製造包種茶的卓越技術,傳授南港的茶農茶戶,因此乃以生產南港包種茶聞名。南港的河港就是港仔口﹝今三重里﹞,位於基隆河南岸,是南港最早發展的地方。往昔商店都在三重埔港仔口,貨物的進出大多都靠船隻運送。清代時港深且寬,尤其初一、十五漲潮時水深數丈,二、三十噸的大船可順水進出,整條河岸都可停船。運入南港的貨物大多是米、食料品、藥品、福州杉等,南港是集散地,所進貨品再挑到石碇深坑出售,而由石碇深坑挑茶葉到南港,和南港所生產的茶葉裝船運送到台北大稻埕。日本統治台灣以後,在南港大坑設立包種茶產製茶葉傳習所,由王水錦、魏靜時二人擔任講師。自大正九年起召集全台茶葉界子弟,舉辦包種茶講習會,南港遂成為包種茶產地重鎮。南港前山一帶全是茶葉,約有三百三十甲;其後,開元茶葉公司、大坑茶葉公司、南港舊莊茶葉公司是南港三大茶葉公司。當地所生產的茶都經由大茶行收購後,運到台北再製後裝運外銷泰國、越南及東北。 南港水運一直到日本昭和年間都相當發達,後來亦因為輕便軌道及鐵路運輸等交通建設完成後所被取代。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46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653.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