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馬克思
首位使用「共產主義者」一詞(communiste)的卡貝(Etienne Cabet 1788-1856),為一律師和政治人物。在七月王朝時期,曾被放逐於英國,期間寫下的《伊卡利之旅》(Voyages en Icarie),在勞工階級之間廣受歡迎。書中描寫一個施行共產主義的烏托邦小島,那裡的居民享受一種高所得生活,廢除財產繼承制度,制定工資給付標準,成立國有工廠及公立學校教育,讓工作的時間縮短為一日七小時,又簡單又具吸引力。馬克思在1842年因其為《萊茵新聞》撰寫文章,首次聽到共產主義者(40年代烏托邦社會主義的思想,從法國的源頭逐漸滲透入萊茵地區)。1843年10月前往巴黎;1845年被基佐政府驅逐,前往倫敦。1847年參加「正義同盟」(1836年由流亡巴黎的德國社會主義者組成的團體。馬克思和恩格斯取得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的領導權,期間共同撰寫《共產主義者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馬克思(1818—1883)最廣為人知的哲學理論,是他對於人類歷史進程中階級鬥爭的分析。他認為這幾千年來,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矛盾與問題,在於不同階級的利益掠奪與鬥爭。依據歷史唯物論,馬克思大膽的假設,資本主義終將被共產主義取代。一般認為馬克思的哲學,在他的時代沒有絕對的影響力。在他去世幾年後的19世紀末,馬克思哲學迅速地傳遍各地。社會主義成為歐洲先進國家政經改革的趨勢。之後,馬克思主義也分成非革命派(evolutionary Marxism)與革命派(revolutionary Marxism)兩大陣營。非革命派學說,又稱修正主義派,以愛德華?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為中心,主張漸進式的社會主義發展,視馬克思主義為一種道德標準。而革命派學說則以列寧最為著名,強調激進革命的重要性。革命派視馬克思主義為一種歷史科學理論,認為這種理論是絕對正確的規律與言說。他將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心,從其合理性轉至其歷史必然性,認為人類社會已不可避免地突破原始共產主義而劃分為階級;必然會經由階級社會的依次更替而進化。即每一個階級社會儘管存在著不公正,但都曾經是「進步的」;由於每一個階級社會都包含著「內在的矛盾」,這些矛盾在一定時候會成為其進一?發展的障礙,並產生出取代它的力量。對應於當代,信奉資本主義的布爾喬亞社會,為這些階級社會中的最後一個。馬克思心目中的「綜合命題」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來臨,其根源來自勞工階級和有產階級鬥爭的結果,此時勞工階級全面勝利,形成另一更高層次的統一,人類的利益從此互相調和。故符合勞工階級利益的社會制度,即是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
關鍵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59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337.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