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海外華人與居留國的關係
早在19世紀之前已有華人定居東南亞,由於移民者多為單身男性,故會與當地婦女通婚。所生的混血後代,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男的稱為峇峇(Baba),女的稱作娘惹(Nyonya)。在菲律賓稱為混種華人(Mestizoe),泰國則稱為唐人仔(Lukjin)。至19世紀中葉以前,華人與東南亞居留國的同化或融合,尚稱順利。然而至19世紀中葉後,許多因素使華人社會與居留國的融合受到阻滯,包括(1)華人新移民(新客,Sinkhek)數量大為增加,這些新客來到東南亞不久,仍然保持中國的習俗文化。(2)許多移民抱著落葉歸根的心態,與當地婦女的通婚率降低。(3)1870年代後,由於輪船航運的頻繁,與中國的聯繫大為便利,也使中國的政治動態容易影響東南亞華人社會。二次大戰後迄今,華人成為東南亞新興獨立國家多元民族構成的一份子,然而仍須學習作為當地少數民族角色的新經驗(新加坡除外),以及面對與應付居留國強勢與占有多數的民族和平融合的問題。同樣地,19世紀中葉後大量移民至美國的華人,也遇到與主流社會同化的困難。由於膚色、宗教、文化與生活方式與白人不同,加上華工挾其低廉的工資,搶了許多白人的工作,華人很快就成為美國種族主義者攻擊的對象。1870年代美國景氣低迷,使排華的情緒更為激化,導致1882年排華法案的通過。1882年的排華法案本來只排斥華工入境,至1904年之後,除了官員、短期旅遊者外,其餘華人皆不能進入美國。許多華人不滿美國對他們的歧視,認為其前途還是在中國,但在此同時,也有少數對美國產生了歸屬感。1943年排華法案的廢除,以及1965年的新移民法案通過,華人開始走入美國主流社會。今日的美國華人與其它民族通婚的情形相當普遍,亦在各行各業有傑出的表現。然而,和東南亞華人一樣,作為一個境內的少數民族,如何學習與不同民族和平融合與相處,仍須通過一番的考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09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304.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