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海外華文學校
華人一向注重子弟的教育,認為是光耀門楣的重要途徑。早期移民雖然初抵之後為衣食謀,胼手砥足,作工作無暇也無經濟能力,致力於設置學校,但一旦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後,無不對教育事業高度重視。由於1882年的排華法案,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美國華人的子女,只能上與白人隔離的公立學校,華人中文學校就是在種不利條件下出現的。在當時華人父母眼裡,由於孩子未來的就業選擇受主流社會排華的限制,將來只能在唐人街或返回原鄉工作,因此精通中文是必要且實用的。二戰結束後至1960年代,華人中文學校受到同化於美國主流的壓力一度衰落。許多華人小孩開始懷疑上中文學校的必要性,父母態度也搖擺不定,他們希望子女能學好英文,又擔心孩子變的太美國化。然而,華人中文學校並未消失,在新形勢下改變了面貌,繼續招生。今日的中文學校課程包含各類的課後輔導班、藝術與體育活動、托兒所和學前班,形成完善的華文輔導體系,為華人子女提供各種利於學習中文的語言計畫與課後服務。在東南亞,華文學校由私塾轉變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新式華文學校,並從小學發展到中學,在東南亞各地區無不如此,只是發達程度上有所差別。二次大戰後,東南亞國家相繼實行同化政策,華文學校引起各國政府的猜忌,指控華文學校培養學生效忠中國,並通過立法制裁。所幸,在當地華人有力人士奔走之下,各國的禁令在1970年代後期逐漸緩和。然而,今日東南亞的華文教育,仍然受到各國政府政策的影響,而有不同的發展。
關鍵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51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296.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