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一貴事件告一段落之後,清廷採行一些善後措施。第一、設置巡台御史,這是針對此事件乃是「官逼民反」而有的因應對策。第二、臺灣府治原本沒有築城,易攻難守,朱一貴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雍正以後,臺灣各縣治以上開始築城,因限於經費,最初是栽種刺竹圍城,或是先圍一道堅固的籬笆。第三、閩浙總督於事平之後指示在台地方官「經理台疆事宜」辦法多項,其中有一大項是:不准人民居住鳳山、諸羅的山區,原有居民進行驅逐,房舍全部拆毀,山區用巨木封閉入口;山腳下十里以內不准人民居住,住家一律遷移,田地任其荒蕪:全台灣由北而南,沿山腳築土牆五、六尺高,深挖壕塹作為定界,越界者以盜賊論,要讓叛亂的人沒有藏匿的地方,番人也不能出來害人。後來藍鼎元委婉說明遷民劃界的實際困難與沒有必要,建議半線(今之彰化附近)以上應另設一縣,擴大、加強管轄範圍,成為後來彰化縣設縣之張本。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5-26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