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西鄉從道為都督,做為進攻台灣的將領,並以美國人李讓禮為顧問,對台灣不宣而戰,從社寮(今車城稍南)登陸,打敗牡丹社、高士滑社等社,並與當地居民簽租地合同,在今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逐漸建立起營寨,屯田闢荒,大有長居下來的樣子。清政府得知消息,才知事態不妙,趕緊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全權處理。沈葆楨採取了幾項措施,來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1.以外交談判的方式,聯合西方列強對日本施壓;2.購置鐵甲輪船及武器砲彈,增加武器;3.調集中國內地人才,到台灣進行協防;4.安置福州廈門間的陸路電線和廈門台灣間的水線,以方便消息的流通。此外,沈葆楨還調來部隊一萬多人,動用了各機器局所製造的軍器,以及福州船政局、招商局的船隻,來支援台灣的防備,準備藉此阻止日方進一步的入侵。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