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市舶司職掌
宋元市舶司的職掌,主要有以下數種:接待貢使與招徠外商、外國船隻出入港的檢查、舶貨的抽解與博買、抽博貨物的運送與販賣、發給公憑、禁令的執行、管理華商出海貿易、外國商人的管理等。特殊的任務則有為商舶祈風、為皇室採購日常用品、遇難船隻的救援等。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的進行,頗依賴風力的幫助。船隻的航行主要倚靠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因此宋代市舶司官員才有為往來船舶祈風的舉動,目的是希望船隻航行的順利。祈風活動每年有二次,上半年多在四月,下半年則在十一月,前者為歸航的船隻祈禱,後者為的則是出航的船隻。舉行祈風儀式的地點,泉州地區在西門外九日山上的延福寺,禮儀完畢後並且刻石作為紀念。參加祈風的官員則有知州、知縣、市舶使以及其他市舶司的官員,南宋泉州知府真德秀為此留下了著名的《祈風文》。這種祈風活動,雖然在廟裡舉行,但是宗教的意味淡薄,官府人員藉此為即將出海貿易的商人所作的餞行。到了元代,雖然沒有舉行祈風的儀式,但是為了祈求航海的順利,元朝人特別重視「天妃」(即媽祖)的信仰。航行於海上的船隻,難免會因意外而發生海難。宋哲宗時規定沿海州界的官府必須救助發生海難的蕃舶,若遇到船主不在,政府則代管船上的貨物,等待親屬前來領回,若有人膽敢冒領貨物,則按照宋朝法律處罰。在某次救助發生海難的日本商人時,宋朝官方即曾每人給予白米二升,錢十七界一貫五百文的援助。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