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外國傳入之藝術 - 音樂及樂器
在西域諸國的音樂中,最為盛行的是龜玆樂;龜茲樂在中國流行的曲目,大概有數百多首之多。商人和使節是主要的媒介,當時來中原的龜茲商人,有很多都善於音律。其他民族的傳播也功不可沒,例如突厥可汗的女兒與北周武帝結婚時,其中就有一群龜茲樂隊跟著陪嫁。西域諸國的音樂從絲路源源不斷地傳入,對中國的音樂影響很大,在中國很多樂曲中都融合了西域的風格。晉書中有記載:「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早在張騫通西域時,外國樂曲就已傳入了中國。《晉書?樂志》記載:「張博望入西域,……惟得摩訶兜勒一曲」。此曲據說起源於吐火羅,經過中亞傳入中國。隨著胡曲傳入的是演奏的樂器;從西方傳入的樂器種類繁多,有琵琶、笳、箜篌、笛及角等。琵琶漢代時已盛行,在敦煌壁畫和雲岡石窟中,出現有五弦琵琶。這種琵琶來自於印度,與波斯琵琶不同,當時兩種都在中原盛行。波斯的體型較大,為四弦曲項琵琶,又稱龜茲琵琶,是因其經由龜茲傳入。在米蘭出土板畫中,就有這種樂器出現。箜篌是一種弓形豎琴,彈奏時抱於懷中用兩手來撥彈,後漢時由埃及經亞述到波斯傳入中國。笳又稱胡笳,是匈奴樂器,東漢蔡文姬被匈奴所擄,曾做胡笳十八拍,傳入中國後主要為軍樂器之用。笛,漢代時已盛行,武帝稱為胡笛,當時有羌笛與印度笛。元朝使用的回回樂器多種,以箜葔、火不思、胡琴和興隆笙最著名。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607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768.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