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茶工
隨著商業資本與產業資本的分化,大稻埕出現了大量的茶業勞工。依照戴維生(J.W.Davidson)估計,在忙月時期平均每天在大稻埕工作的女工就不下兩萬人(Davidson1972:265),其他如產地做茶的勞工、箱工?鉛工等。其中有許多人都是大陸季節性來台的勞工,遇有疾病,僱主常棄之不顧,甚至予以放逐。所以,各個茶行,不管是華商或洋商,一律在茶業交易中抽取一些經費,在大稻埕設置公所,收容這些不幸的異鄉人,病者為之延醫施藥,死者為之購棺埋葬(林滿紅,1978:54)。 茶工多來自福州、泉州,其中又以泉州安溪茶工最為突出。《台灣通史》提及台灣茶業大興,吸引了大量大陸茶商茶工來台。自光緒十年(西元1884) 以降,淡水港入港人數多於出港人數,可以推定是由大陸來台之移民;而在大批旅客中,尚有很多來台從事茶葉產銷工作,每年的茶葉工人有一、兩萬人之多,有很多茶工留居在台。出入淡水的船隻,在光緒五年(一八七九)之後,因戎克船不足以應付日益蓬勃的貿易,漸為汽船所取代;但因戎克船運費較低廉,來台的旅客,尚有多人搭乘,因淡水海關缺乏記錄,無詳細數字,但由人口數字的增加可推知。 茶葉的生產過程,從耕作、採摘、粗製及精製,均需大批人力,而且有很多步驟需要純熟的技術,並爭取時效。又因為工資比其他行業要高,故吸引大批勞工投入此業,包括本地和大陸渡台的工人。據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調查:大陸渡台茶工二千多人,揀茶女工超過萬人,製箱工人約四百人,雜工、苦力人數日以千計。在台海交通受限制的日領時期,已經有如此多的大陸工人投入此一行業,可知割台前應有更多茶工渡台從事茶業的生產。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taipei_county/total/txt/1-1.html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86
下載數:3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666.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