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菜擅長煮、燉、悶、煨,食材取河、海、湖漁鮮,筍子、火腿,重原汁源湯,有點鹹又不會太鹹。也因為天候良好,所以食材在野外就很容易獲得,這讓浙菜中有許多菜式都是以時鮮為主,充滿了野趣與山林景色風光,叫花雞就是一例。浙江屬於一年三獲區,糧食作物的產量相當的充裕,因而此地有餘力發展農村副業。以多餘的糧食釀造紹興酒與鎮江醋,或餵養豬隻製作火腿。浙江一帶水產十分豐富,食材取得容易著重於河、海漁鮮,竹林也相當的茂盛。因此浙菜多以漁鮮、竹筍、火腿為主要素材烹飪,新鮮的食材不需加以太多調味,為了品嚐食物原有的鮮美,故浙菜多不加糖。煮、燉、悶、煨就是引出食物原味的最佳調理方式,因而在此盛行。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地Ad-Ⅳ-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學習表現:1a-Ⅱ-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2b-Ⅲ-1 體認人們對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認知、感受、意見與表現方式,並加以尊重。
社2b-Ⅳ-2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差異性,並欣賞其文化之美。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