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子後人沾其餘蔭,代代與統治者交好,也因身為孔家後代,各類禮法都需十分的注重,以免有辱門風,由於歷朝每年一次的祭孔大典,孔家子孫對於接待帝王將相成了每年例行公事。歷代的嫡系家長被稱為「衍聖公」,除了常需接待客人外,更時常拜訪達官顯貴、王公貴胄,所以有許多的機會接觸到南北名菜;孔府又是千年不衰的世家大族,對於傳統的注重與保存,是不難想像的。魯菜就在這種狀況下被長久的流傳。魯菜,最有歷史的菜系,更是春秋到唐宋之後,中國菜系的兩大派系裡,北派的中流砥柱,在清代的御膳房中,不少的御廚出身山東,而曲阜孔府菜更因為歷代以來皆與皇親國戚往來,所以深深的影響到宮廷菜,清代更是明顯。孔府菜講求精美的食料、卓絕精湛的烹飪技術,充滿書香門第的文人風度、兼有王公貴胄的氣勢。中國菜講求色、香、味、形、器,孔府菜還講究「意」,菜名中帶有各種典故、還突顯出了該菜的重點所在,孔府菜不但滿足口腹之欲,更帶來濃厚的人文氣息。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地Ad-Ⅳ-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學習表現:1a-Ⅱ-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2b-Ⅲ-1 體認人們對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認知、感受、意見與表現方式,並加以尊重。
社2b-Ⅳ-2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差異性,並欣賞其文化之美。
多元文化教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2010-05-2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