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大稻埕霞海城隍與迎神賽會的商業化
1920年代之後臺灣各地的迎神賽會大量增加,各種迎神賽會中,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是其中最典型的商業型迎神賽會。霞海城隍廟創建於咸豐九年(1859),霞海城隍原是泉州同安人的守護神,最初奉祀於艋舺八甲庄,咸豐三年八月,艋舺頂郊的晉江、惠安、南安三邑人與下郊的同安移民發生激烈械鬥,同安人不敵敗走,三邑人火燒八甲庄,當時一群信徒護送城隍金身,突破重圍避走大稻埕,至咸豐九年於現址重建霞海城隍廟。霞海城隍廟格局雖小,但相傳位居「蜂巢穴」,因而香火鼎盛信徒眾多,關於城隍爺的靈驗事蹟更是不勝枚舉。同治10年(1871)大稻埕信徒組成靈安社以配合霞海城隍廟每年的祭典活動,自此靈安社成為霞海城隍的駕前子弟社團,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迎城隍廟會,都會以盛大的游藝陣頭參與祭典,臺北有句俗諺:「五月十三人看人」,就是描寫大稻埕迎城隍的盛況。大稻埕是因茶葉集散、加工而崛起的市鎮,1860年以後漸漸取代艋舺,成為臺灣北部最大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全盛時期洋行林立,對外為主要的貿易港,對內則是全島的大盤商集中地,由於大稻埕的繁榮與都市化造成人口流動,以移墾原籍的地緣結合觀念逐漸衰退,原來是大稻埕同安人團結象徵的霞海城隍廟,祭祀的人群不再限於同安人,也由於商人等信仰關聖帝君,因此當地人乃將霞海城隍誕辰日農曆五月初六,改為五月十三日關帝聖誕日合併舉行,此後每到霞海城隍祭典時,當地商家便趁機進行宣傳、廣告等,以促銷商品。 1908年縱貫鐵道完成後,透過鐵路的疏運,臺灣西岸各經濟區相聯結,大稻埕透過當時霞海城隍廟祭典的賽會形式,逐漸拓展出許多行銷管理,貿易也因此遍及全島。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每到迎神賽會的日子,民眾從各地搭火車而來者,比平日多出十倍以上,由鄉村徒步而來者更是難以計數,這些蜂擁而至的參拜者對於所需要的物品之採購,還有賽會當天的牲禮與酒菜錢,甚至是招待親朋好友的費用,均比平日多出十數倍。例如1920年的大稻埕各棉布行,利用始政紀念日與城隍祭日各地人士雲集時,共同促銷棉布,歷時一個月的時間,不僅將存貨出清,更創造二十萬的營收,大大提振大稻埕的商機。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29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305.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