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取得了臺灣的統治權,將纏足和辮髮、吸食鴉片等,視為臺灣的三大陋習。四百年前由中國大陸渡海來臺開墾的先民,也將故鄉婦女纏足的風氣帶進來,造成當時臺灣婦女也有纏足之風氣沒有纏足者往往婚嫁困難!初期日本政府擔心遽然下令放足、斷髮和禁食鴉片,會引起臺灣人的反感,對初臨治台的日本政權有所傷害,乃採循序漸「禁」的政策,透過學校教育和報章雜誌的宣傳,鼓勵臺灣人自由放足和斷髮;直到西元一九一四年,才達到普通放足斷髮的目的,其間還發生多次抗拒的活動,改變纏足習性之不易,足見纏足對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而這項不人道的習俗在日人的整飭下才從臺灣消失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Ba-Ⅱ-1 人們對社會事物的認識、感受與意見有相同之處,亦有差異性。
Bb-Ⅲ-1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學習表現:2c-Ⅱ-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演,尊重人我差異, 避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2c-Ⅳ-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的文化淵源、處境及自主性。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