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國3年2月8日,袁世凱政府公佈「國幣條例」共十三條,確定以銀為本位制。國幣計分銀、鎳、銅幣,十種面額。主幣一元銀幣,總重七錢二分,成色銀九銅一。依此條例新鑄的國幣,僅有壹圓、中圓、貳角、一角四種銀幣,都是袁世凱側面像,由於腦袋所佔面積頗大,俗稱「袁大頭」。民國16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造幣廠新鑄的孫中山側身像壹圓「開國紀念幣」,俗稱「孫小頭」,成色重量與「袁大頭」相同。新幣發行後,南方各省普遍樂用,但北方仍以「袁大頭」流通,形成大、小頭銀元的南北對峙,直到北伐成功後,才逐漸交流。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5-2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