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子身處春秋晚期,對於時代的變動顯然是非常不滿的,所以他總想撥亂反正,恢復西周盛世「鬱鬱乎文哉」的周禮。孔子認為國家的篡弒兼併,乃至國與國之間的衝突,都緣於封建綱紀的敗壞,所以他主張「正名」。孔子認為端正人心遠比外在約束規範更加重要和有效;因此仁君施行德治禮教是孔子乃至以後儒家政治主張的核心內容。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未定義
混合式
2010-05-2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