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就是把舊有的東西全部去除嗎?臺灣的答案是「不」!
本集將透過《臺灣府城教會報》、讀報社、歌仔戲曲盤、書塾的珠算掛圖及保甲制度的徽章等多元證物,探索從清末到日本時代,臺灣社會在迎接現代化浪潮時,如何巧妙地將傳統元素融入新時代的載體中.無論是運用羅馬拼音書寫的臺語報紙,或是以新式組織推廣傳統知識,都展現了臺灣文化兼融並蓄的特性.
本集內容對應108課綱中「日本帝國時期的臺灣」單元,引導觀眾思考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辯證關係.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引用時請標示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領域:社會領域-歷史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歷Eb-Ⅳ-1 現代教育與文化啟蒙運動。
歷Eb-Ⅳ-3 新舊文化的衝突與在地社會的調適。
學習表現:社1a-Ⅳ-1 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社1c-Ⅳ-1 評估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與多元觀點,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