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教育
文化保存-白米甕砲台縮圖
文化保存-白米甕砲台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位於基隆港左翼高地上的白米甕砲台,建於1900年,為日治初期殖民政府所設置的十五座永久防禦炮台之一,具有高度戰略意義。面對基隆港外海,砲台背山面海,視野遼闊,可有效監控來自北方的海上威脅。其特殊的一字排砲座配置,使其成為臺灣古砲台中極為罕見的設計,反映當時日本面對列強競逐、尤其是日俄緊張情勢下,對臺灣海防的高度重視。白米甕砲台的構造完備,設有砲座、指揮所、觀測台及各式彈藥與生活設施,展現19世紀末軍事建築的周延規劃。戰後長期閒置,直到2009年公告為市定古蹟,並於2021年完成修復工程,重現觀測所原貌、改造彈藥庫為旅客服務中心,並設立完善的導覽系統。
國小5-6年級
DOC在地課程-【大內文化故事盒】義成堂中藥房縮圖
DOC在地課程-【大內文化故事盒】義成堂中藥房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崑山科技大學
義成堂中藥房地址位於臺南市大內區內江里內庄269之4號1樓. 於1964-04-30登記設立。 此義成堂已經祖傳五代,民國初期因為地震倒塌,後又由第五代子孫接續,過去年代不只醫人連牛都醫治,就讓我們透過影片一探究竟義成堂的歷史吧。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車城鄉射寮新村縮圖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車城鄉射寮新村
車城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車城鄉公所
屏東縣車城鄉位居台灣南端,為恆春地區出入隘口,背山臨海,不管是山崖,或是海角,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處處令人驚艷。 介紹新街社區的咚咚舊址、信仰、牽罛文化等,以及射寮社區的產業、信仰、龜山等。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俯 昭和摩登誕生的海景宅邸縮圖
文化保存-俯 昭和摩登誕生的海景宅邸
基隆市文化局/基隆市文化局
在1931年,基隆流水交通社社長流水伊助建造了一座融合和洋折衷風格的高級自用住宅,規模與設計與當時基隆伊班公有日式宿舍截然不同。該住宅位於基隆要塞附近,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接管該建築,將其改為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並由多位司令家族先後居住。1957年,司令部裁撤後,該官邸繼續作為軍事用途,直至1998年軍方遷出。隨著歲月流逝,該建築經歷了七十年的風雨,並在1998年後進行了翻修。翻修過程中,建築師發現建築物整體結構受到許多損壞,需依賴大量史料(如照片)及口述歷史資料,來深入了解建築細節及其歷史背景。通過這些資料的綜合分析,嘗試還原了原有空間的使用模式,來進行修復工作。
國小5-6年級
文化保存-和平島王爺海上遊江縮圖
文化保存-和平島王爺海上遊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社靈廟主祀林、溫、傅三府王爺,其信仰起源可追溯至1778年清朝時期,相傳為一艘王船漂流至和平島海域所形成的民間信仰,初時於媽祖廟前搭建草屋供奉,後於1917年日治時期正式建廟。信仰範圍不僅深植當地,亦分靈至基隆、新北福隆等地,形成廣泛的信仰網絡。每年農曆6月15日舉行的王爺聖誕遶境、海上遊江及宴王儀式,是和平島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展現當地深厚的宗教情感與漁港地區文化特色。活動不僅由三里居民繳納緣金、志工籌劃,也有新住民與年輕世代的積極投入,顯示其在地社群高度認同與傳承能量。整體活動延續百年,具歷史脈絡,並充分體現漁港生活與信仰互動之特色,為臺灣傳統信仰與海洋文化的珍貴表現。
國小5-6年級
傳統技藝-傳統手工製茶-鹿谷烏龍茶縮圖
傳統技藝-傳統手工製茶-鹿谷烏龍茶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鹿谷鄉為全台最早、唯一以單一作物茶葉為主要經濟來源的鄉鎮。自日治時期引進小葉種茶樹後,開啟凍頂烏龍茶的種植歷史。至民國70年代,全鄉幾乎家家戶戶皆以種茶、採茶或製茶維生,傳統手工製茶產業深具歷史脈絡與文化積累。凍頂烏龍茶製作中炒菁為關鍵工序,茶農多於深夜群聚起灶翻炒,茶香飄滿山林,展現地方與自然共生的生活節奏。長年累積的茶園管理與製茶技藝,更內化為系統性的地方知識學,反映出在地傳統知識的完整性與文化價值。
國小5-6年級
公民-《停電了,別害怕!》縮圖
公民-《停電了,別害怕!》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小維和小瑜搭著電梯時,突然「停電了!」整部電梯陷入黑暗,讓人感到害怕不安。乘客們開始低聲議論,有人擔心卡在電梯裡出不去,有人則開始哭泣。就在這時,小維穩住情緒,站出來對大家說:「別擔心,我們可以按緊急鈴,請管理員幫忙,而且電梯很安全,只是暫時沒電。」他用冷靜的語氣鼓勵大家,並主動幫忙安撫一旁的小朋友,還和大家講笑話轉移注意力。透過小維的領導與安慰,大家漸漸不那麼緊張了。這次經驗也讓每個人學會,遇到突發狀況時,要冷靜面對,互相支持。小維的表現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展現出他在團體中關心他人、勇敢負責的態度。
國小3-4年級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頌縮圖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頌
湖西數位機會中心/澎湖縣湖西鄉湖西社區發展協會
湖西頌,是道盡湖西鄉當地的人、事、時、地、物及慶典、氣候等,所創作出來的詞曲。湖西社區發展協會 辛天澤 理事長,利用道地的澎湖湖西腔的臺語,將湖西頌朗誦出來,透過字字句句的表達,讓人想像並了解當時在地人的生活、心情模樣與歷史故事。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畚箕縮圖
傳統技藝-畚箕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
本件為竹製畚箕,以竹片彎撓成U形骨架,中間部分則為竹編的器身,以竹篾與骨架連接,無耳。畚箕是臺灣最常見的承物工具,農事、工程等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只隨處可見,用途也非常廣泛。畚箕最常見是以竹藤製作,承重又耐用,U形的器身,前方有開口,可用來掃入承裝物品。常見兩側或後端有做器耳,方便使力與搬運,也可連接繩索,用扁擔搬運。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長治鄉繪本教材電子書-歡樂的達人-周文寬小丑王國展特輯縮圖
長治DOC開設「社區大小事-我的故事我來說」電子書製作,從主題風格的設定、版面尺寸選用,內容使用的文字、圖像、背景顏色和互動元件(例如影片或動畫)等,都是設計電子書的重要元素一環,這些都關於瀏覽者閱讀的舒適度。完成電子書內容後,使用線上Flip PDF軟體,選用不同的閱讀媒介,及調整細項如YouTube 影片、音樂、購物車及有趣的動態元素,讓電子書更為豐富趣味。最後,將完成作品匯上傳自己的伺器,提供給更多朋友瀏覽。 長治是一個充滿故事性的鄉鎮,故事緣由來自於地方民眾生活型態繁衍而出,經時間經驗累積轉換成為在地特文化。長治鄉民眾客家族群居多約65%,客家人對於伯公(一般俗稱土地公)有特殊的情感,也是民眾心靈寄託之一。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後山軌跡 花東鐵道縮圖
文化保存-後山軌跡 花東鐵道
花蓮縣文化局/花蓮縣文化局
花蓮後站見證歷史的一刻,2010年12月1號,這條980公尺長的762公釐軌距上,過去這一年將這部火車重新整修鍋爐,台灣鐵路管理局第一次復活LDK59蒸氣機車。 距離LDK59上次在花東線行駛時間已經將近30年,762公釐窄軌的蒸汽火車雖然在台灣不是只有東線才有,但是東線鐵道的復活,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1917年從花蓮蓋到玉里,1926年從玉里延伸到台東,當時在花東縱谷這條762公釐軌距的鐵路,也就是現在花東線的前身。當時的考量因為認為沒有這麼大的運量以及考量材料的問題等,所以先蓋一個軌距比較窄的,後來因為玉里到台東這一段,有部分與糖廠買路權,有再興建,就導致到最後花蓮到台東間這段鐵路就一直持續屬於輕便鐵道窄軌的型態。以全世界來說輕便鐵道要肩負起這麼強大的幹線功能,台東縣是相當特別的,雖說國外也不乏有這樣的案例,然而花蓮台東這一段,唯一的主要幹線這是這一條。
國小3-4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3D動畫片縮圖
本案委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執行,並透過系列活動以挖掘當地人文歷史及眷村文化,導入更多元素於原眷村內,讓更多民眾認識當地眷村的人事物。於108年(2019)7月13日辦理「大煙囪下的家—保溫駐站空間」(新竹市建美路38號)開幕揭牌活動,展示六燃人文歷史及眷村文化資料及舉辦相關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六燃的歷史及當地眷村的人事物。另整體規劃方案(包含計畫內容與空間想像),透過公聽會、座談會、社區參與設計工作坊等,於民國108年(2019)8月、民國109年(2020)7月29日、民國109年(2020)11月28日、民國110年(2021)1月9日辦理跨領域對談分享專題會議,納入公民,專家學者及在地住民聲音,以確保規劃程序中納入「公民想像」機制。 駐站空間之啟用,包含協助參觀服務、空間維運、場地管理維護等。駐站期間收集各種公民建議,作為與在地對話、溝通聯繫的重要橋梁,增加訊息分享與傳達之多元管道,發揮保溫睦鄰之實質目的。並協助舉辦六燃相關文化、生態、藝術、教育等系列活動或工作坊,發掘在地活力,創造未來民眾參與公共文化環境營運之可能。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臺南新化老街縮圖
文化保存-臺南新化老街
公共電視/公共電視
近年老屋保存逐漸受到重視,也有不少老街被劃為歷史街區,但要如何在保留原有歷史的同時為老屋創造新的價值,如果沒有故事、沒有靈魂的話,我們會覺得去整建老師不會有什麼意義,有什麼方法可以同時留下老師的軀殼與靈魂。台南市的新化老街,曾經是當地最繁華的商業街,隨著時代變遷,還在持續營業的老店,已經屈指可數。這間1872年開業的米店是其中之一,這是晉發米殼商店的碾米機。在台灣這樣的商店街區,尤其是老街還能繼續運作的大概只剩這一台,這台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了。我們這世代保存老屋的速度遠遜於老一輩能夠訴說老屋消失的速度,換句話說,故事消失的速度會比老屋整建的速度還要快很多。問題不在於哪些行業,才適合老屋,而是老屋本身的價值需要被看見,既然是我們歷史街區,文資的保存對我們來說一定是這條街區永續發展的基礎,所以若沒有將這些早期物品保存好,它就沒有機會被轉化再跟商業結合,產生變現、經濟效益,一旦它有機會產生經濟效益,就會有更多人願意來保存它。
國小3-6年級
地理-藍色海洋的希望力量縮圖
地理-藍色海洋的希望力量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
為了實現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魚苗放流的保育活動。以高雄彌陀為例,當地成為魚苗培育的重要據點。在魚苗放流前,需經過一段精密的養殖過程,通常魚苗會被養至約五公分大,並進行藥物殘留檢測,確保其健康無虞。整個培育過程中還需詳細紀錄生長狀況與健康檢查,確保放流到海洋的魚苗都具備良好的適應力與生存能力。這樣的行動不只是保護生態的措施,也結合了教育與體驗意義。民眾在參與放流活動的同時,能更深入理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感受到守護自然的責任與樂趣,這是一場寓教於樂、促進永續發展的美好實踐。
國小3-4年級
歷史-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縮圖
歷史-macacukes石門古戰場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石門古戰場位於屏東縣牡丹鄉與車城鄉交界處,為1874年牡丹社事件中石門之役的戰場。當年日本以琉球漂民事件為由出兵臺灣,與排灣族牡丹社、高士佛社發生激戰。其中最激烈的戰事即發生於石門峽谷,原住民據險抵抗,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等奮戰而亡,戰況慘烈。此役不僅是牡丹社事件的關鍵戰役,也展現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堅定決心。該地保存多處歷史遺跡,如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忠魂碑及琉球藩民墓等,具高度歷史價值。2023年9月15日,石門古戰場被登錄為屏東縣史蹟,是見證臺灣原住民族抵禦外侮、書寫近代史的重要場域。
國小3-4年級
文化保存-原彰化市甲種學校職員宿舍縮圖
文化保存-原彰化市甲種學校職員宿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本棟宿舍建於昭和11年(1936年),翌年完工,為日治時期等級最高的判任官甲種官舍,初擬作為彰化商業專修學校校長宿舍。原屬彰化尋常高等小學校宿舍群,歷經學校遷徙與制度轉變,戰後由臺灣省立彰化中學接管後,供教員、校醫等教職員使用。宿舍位於彰化市華陽街16巷2號,為和洋折衷日式建築風格,空間布局講究,具傳統日式住宅形式特色。其所在之彰中教職員宿舍群為臺灣少見保存完整的教師宿舍群,民國107年(2018年)本棟獲指定為縣定古蹟,其餘宿舍列為歷史建築,展現昭和時期教育體制與日式建築遺產的見證。
國小5-6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