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教育
再造歷史現場-沙灣世紀風華延伸閱讀 03 消失的大沙灣海水浴場口述歷史縮圖
基隆與山、海關係密切,城市記憶皆環繞在此,城市發展更是由基隆為港而起。和平島因其地理位置自大航海時代便作為臺灣與世界連結的門戶,擁有豐富文化與地景資源。沙灣地區亦因海權列強的到來漸趨昌盛,成為基隆軍事與城市休閒要地。但19世紀末的築港工程,造成海岸人工化,戰後的港區管制進一步斷裂城市與海的關聯,也讓山與海的密切關係越來越遠。為了再次重現基隆山海地景,將城市生活帶回港邊,發展出「找到山、海、記憶」的願景,並採用以下策略:(1)保全考古遺構、自然海岸、關鍵視域(廊)。(2)以歷史資源為據點,整合可及街區與公有地為「策略發展地區」。(3)以港公司、中油公司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營造基隆山海城市的魅力。(4)建置山海聯通歷史散步路徑與智慧導覽系統。(5)結合考古發掘基地,籌建展現基隆大航海標記的博物館,建構與世界的對話基地。(6)以大沙灣為選址核心,籌建展現城市現代化博物館,打造城市歷史新亮點。 相關子計畫包括: 1、沙灣地區暨太平輪紀念碑歷史調查研究及敘事空間整合計畫—蒐集沙灣地區歷史發展的史料,進一步將歷史敘事轉化為故事文本,讓更多人了解沙灣地區的歷史。 2、沙灣地區影像拍攝暨出版計畫—40分鐘正片加50分鐘衍生閱讀,分別爬梳大基隆及沙灣歷史,及深入地方挖掘關於沙灣地區常民的生活現場。 3、基隆沙灣地區歷史場景再現共識凝聚策展計畫—希望在市民之間創造可發酵為凝聚力的話題,形成沙灣新願景的共識。因此規劃一系列活動,包括港市生活採集—邀請職人分享其角度所看見的基隆樣貌,為基隆未來的生活滾動出更多的想像、尋找快樂園—重現沙灣地區不同時代,人與空間、環境互動方式的不同樣貌,如設置浴池、海港辦桌、咖啡與酒吧市集、音樂舞蹈表演、互動式劇場、山海巴士—以公車為交通工具,穿梭串連各歷史場景。 4、沙灣地區數位攝影測量計畫—針對沙灣地區空拍攝影測量與重點古蹟、歷史建築物3D雷射數位掃瞄,以作為文化價值推廣合及虛擬實境多媒體資料建置的重要基礎。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陳啟村)縮圖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陳啟村)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統埔、溫泉村篇縮圖
介紹統埔及溫泉村。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地質特色縮圖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地質特色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金瓜石與九份,曾被譽為東亞第一貴金屬礦山,埋藏於地底下的不只有金礦與銅礦,更有種類繁多的礦物與岩石。全台灣擁有300多種礦物,在水金九地區就能找到110多種,如此得天獨厚的地質環境,如何形成的呢? 金瓜石與九份的古老岩層為一千萬年以上的沉積岩,有含媒頁岩及含有海相化石的砂岩,三百萬年前造山運動使地層傾斜折曲,一百萬年前琉球海槽張裂,使地層多處發生正斷層活動 。 在大金瓜、 小金瓜、 茶壺山、 第一長仁、 牛伏、燦光寮山等地,形成我們所看到多變且美麗的礦物族群,由於受矽化作用的岩石與火成岩,較一般岩體堅硬 經常年的風化作用逐漸裸露於地表,鍛造出今日金瓜石地區獨一無二的礦石山峰。 水金九(相似於閩南語讀音「美很久」) 位在台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三個地區,「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
國小5-6年級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郭常喜縮圖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郭常喜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 真心付出、用心關懷、熱愛生命,有勇敢、堅持、樂觀的精神,不畏艱難、傳承文化、服務利他、回饋社會體現共好的價值,跨越身心障礙,精采動人的生命故事,用感動喚醒靈魂,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 台灣超人,讓我們看見滿滿的感動與正能量。 郭常喜師傅──刀劍藝術家,出生於台灣台南縣 從十三歲開始,燒爐打鐵,累積超過一甲子的真功夫 身上的汗是淬鍊,衣服上的洞是專注 李安導演的電影《臥虎藏龍》中的青冥劍和400多件兵器的雛形,出自郭常喜之手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麻豆DOC】講古三條老街-野洛林縮圖
DOC在地課程-【麻豆DOC】講古三條老街-野洛林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麻豆數位機會中心在在地文化資訊留存上,從108年開始便與黃教授接洽製作影音介紹!也搭配2020年3月時令柚花特展做介紹導覽,其中麻豆DOC也協助特展做了圖片QR CORD音檔來展示,讓人身入其境。歡迎來進一步的了解麻豆三條老街的故事,當你再次踏查在麻豆巷弄,看到的各式遺跡,這部影片讓你更有感動! 野洛林是來自文旦原鄉麻豆港仔尾偏鄉的田庄囝仔,不是專業畫家,只是學建築出身,以環境資源保育利用規劃者為志業的身份,整理並展示長達45年(1974-2019)對臺灣各地觀察速寫,以文史資訊解說圖像的故事。 表達漂泊遊子對故鄉的感謝與感情,豐富文化局柚花藝術節的內涵。藉二林香草吟社暨二林社大詩詞吟唱班,踏出重興柚城詩社的第一步。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百工系列-2縮圖
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百工系列-2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
在悠長的歲月中閃閃發亮,在綿密的歷史裡勾勒生活。它是一生的志業,一輩子的堅持,人類最耀眼的財富,原來就在我們自己的身上,努力、堅持,這份執著,讓先人的智慧與傳統工藝、文化藝術,得以穿越時空,如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並且代代相傳。 無論環境如何波動、時光怎麼造成影響,始終不忘初衷;讓先人的智慧與傳統工藝、文化藝術,得以穿越時空,如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並且代代相傳。在古老厚實的基石上精益求精,找尋新的可能,讓技藝在歲月中更顯洗鍊。 -- 線西製鼓 黃呈豐 北港嘯角 魏幼謙 獅頭 吳登興 舞龍戰鼓 卓蘭高中-陳明信 八家將臉譜繪師 黃志瑋 布袋戲 黃世志 林內洞簫 黃朝慶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李永謨縮圖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李永謨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 真心付出、用心關懷、熱愛生命,有勇敢、堅持、樂觀的精神,不畏艱難、傳承文化、服務利他、回饋社會體現共好的價值,跨越身心障礙,精采動人的生命故事,用感動喚醒靈魂,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 台灣超人,讓我們看見滿滿的感動與正能量。 李永謨老師──他是樹藝家 與樹學習人生哲理 在十個月大發現感染小兒麻痺,從此走路必須仰賴枴杖 在別人眼中的殘缺,他透過雙手變成完美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林進財縮圖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林進財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 真心付出、用心關懷、熱愛生命,有勇敢、堅持、樂觀的精神,不畏艱難、傳承文化、服務利他、回饋社會體現共好的價值,跨越身心障礙,精采動人的生命故事,用感動喚醒靈魂,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 台灣超人,讓我們看見滿滿的感動與正能量。 林進財董事長──漸隆手工鋸企業負責人 林進財慈善基金會、南投縣脊椎損傷者協會創辦人 9歲的跳水意外,讓他終身癱瘓 苦讓人去成長,去面對困境而不服輸,進而幫助他人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紀錄布袋,慶和軒北管樂團實境秀縮圖
DOC在地課程-紀錄布袋,慶和軒北管樂團實境秀
布袋數位機會中心/嘉義縣布袋鎮布袋國小
日治時期布袋鎮有許多鄉親參與北管演出,內田慶和軒於1999年立案,2015年登錄為嘉縣無形文化資產,「傳承責任重大」,內田慶和軒是國內少見完整的台灣傳統北管樂團,團長與團員積極創作練習,曾在台灣燈會演出,提升傳統廟口音樂層次,2001年起連年入選嘉縣傑出演藝團隊至今,已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團體。 感謝 嘉義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體「布袋內田慶和軒北管」,讓布袋數位機會中心(布袋DOC)有這個機會為我們的傳統文化盡一份心力,以北管傳統藝術結合數位元素完成珍貴的文化典藏。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福興,福安村篇縮圖
介紹屏東車城福興村及福安村。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陳攸華縮圖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陳攸華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 真心付出、用心關懷、熱愛生命,有勇敢、堅持、樂觀的精神,不畏艱難、傳承文化、服務利他、回饋社會體現共好的價值,跨越身心障礙,精采動人的生命故事,用感動喚醒靈魂,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 台灣超人,讓我們看見滿滿的感動與正能量。 陳攸華教授──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教授 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 3萬分之一的機率 讓陳攸華教授僅擁有6歲120公分的身高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湖西】挽回青春縮圖
DOC在地課程-【湖西】挽回青春
湖西數位機會中心/澎湖縣湖西鄉湖西社區發展協會
愛美是人的天性。在醫學美容尚未風靡盛行前,人們倚賴的是「挽面」技巧,僅用三棉線、一澎粉,這樣經濟實惠、簡單天然的材料,讓自己維持少女般細緻明亮的肌膚。 澎湖一位身懷挽面絕技的耆老 蔡許玉墜奶奶,有鑑於傳統文化技藝逐漸沒落失傳,積極參與湖西社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努力以熟練的技藝喚醒沒落的文化,並賦予新使命再挽回它的青春。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農家樂-秋收縮圖
傳統技藝-農家樂-秋收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秋收,「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台北偶戲館縮圖
文化保存-台北偶戲館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偶戲是台灣的傳統文化之一,如廟前有時會看到的酬神戲就屬於該文化;偶戲也不僅是台灣的文化,如芝麻街就是用偶戲呈現的節目。台北偶戲館由林經甫先生捐出數十年珍貴戲偶收藏,經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規劃,於2004年開館,成為兼具展出、演出、教學與典藏功能的偶戲專館。2020年底完成常設展空間改裝,融入互動裝置,讓不同年齡層觀眾皆能享受觀展樂趣。館方以「什麼是偶戲?」為發想,從生活中常見的影子遊戲到國際偶藝,展現偶戲的多元與親近。展覽串聯古今,從古文明到未來宇宙,以戲偶訴說文化、歷史與人類想像,讓觀眾在小小偶戲中看見大大的世界。
國小3-6年級
文化保存-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縮圖
文化保存-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文化局
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建於昭和10年(1935年),是台灣少數現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之一。最初作為監獄官員的武藝與體能訓練場所,二戰後轉為監獄員工宿舍,並於民國101年指定為市定古蹟。經過修復,演武場被改造為多功能藝文空間,保留了原有建築特色,如磚造結構、木製地板及具有聲音反射功能的陶甕裝置。演武場內設有常設展演武•新生,介紹演武場的歷史、建築特色及修復過程,並有特展竹塹城散策三部曲,以桌遊般的設計讓民眾探索新竹的歷史與建築。演武場不僅保存了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也成為當地重要的藝術展示場所,連結過去與現代,為新竹市民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國小3-4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