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教育
文化保存-走訪四連棟縮圖
文化保存-走訪四連棟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金瓜石聚落因礦業生產而興起,聚落的形成主要由日式宿舍區與礦工聚落構成,其中日式宿舍區空間階級分明、井然有序。大約興建於1930年代,為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時期提供日籍職員及其家人的員工宿舍。光復後日人撤退國民政府派員管理金瓜石礦區,此宿舍區改為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階層的員工宿舍,一直到臺金公司結束營運前夕,宿舍居民才逐漸遷居外移日式宿舍區的房舍。依居住者的身分階級不同形式不一,四連棟則為其中一種高級職員宿舍,2006整修完成,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為保留尚可使用的珍貴建材,初期工程便進行整棟建物的拆解工作,所有屋瓦、梁柱、門窗、玻璃等,一一加上註記,將仍可使用的部分再組裝回去。
國小5-6年級
歷史-十三行考古遺址縮圖
歷史-十三行考古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十三行文化遺址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是臺灣北部代表性的鐵器時代遺址,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該遺址出土的煉鐵爐與大量鐵渣顯示當時居民已掌握煉鐵技術,是臺灣鐵器文化的重要見證。十三行文化人同時擁有高超的製陶工藝,陶器表面常見豐富的幾何紋飾,具獨特美感與技術特色。遺址中亦發現玻璃、黃金、瑪瑙等非本地物品,顯示當時與外地有頻繁的貿易交流。除十三行文化層外,亦有圓山文化陶片、清代漢人及日治時期的文化層,文化脈絡豐富。然而,1990年起因八里汙水廠動工與後續開發,遺址多已遭掩埋,僅存小範圍保留區,原有沙灘也被工程廢棄物覆蓋,顯示其文化資產保存面臨嚴峻挑戰。
國小3-4年級
DOC在地課程-《泰雅音樂創作營》馬武督,加油! ─ 曾純怡縮圖
DOC在地課程-《泰雅音樂創作營》馬武督,加油! ─ 曾純怡
關西數位機會中心/財團法人明基友達文教基金會
紀錄馬武督在地文化與民情。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公民-AI詐騙停看聽+政府簡訊111=digi@你詐不到我!縮圖
公民-AI詐騙停看聽+政府簡訊111=digi@你詐不到我!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ADI/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ADI
"面對AI詐騙新招式,我們不必驚慌,只要牢記「停、看、聽」三步驟,就能有效辨別真偽、遠離陷阱! 停:事前與親友約定通關密語,收到可疑訊息或視訊時,先確認對方身分是否可信。 看:仔細觀察視訊畫面是否有殘影、異常模糊或嘴型不合等AI合成的跡象。 聽:如果語氣或談話方式讓你感覺不對勁,要提高警覺,主動查證,不要被情緒操控。 詐騙簡訊更是一大威脅!別擔心,只要看到發送者是政府專屬簡訊碼「111」,就能安心辨識官方通知。此碼僅限政府單位使用,是對抗詐騙的重要防線。"
國小5-6年級
DOC在地課程-用老照片說左鎮好故事縮圖
DOC在地課程-用老照片說左鎮好故事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左鎮數位機會中心
本年度由左鎮國小百年校慶議題為DOC文化面發展特色,將於左鎮區內向居民蒐集珍貴百年老照片,以數位記錄方式,豐富左鎮人文歷史,讓左鎮居民可以有機會看到左鎮的過去的輝煌與榮景及對照現在的景況;啟發左鎮區民眾對故鄉土地的重視,讓左鎮的文化得以延續及保存。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地理-海洋生態保育-遠洋漁業與海鳥保育縮圖
地理-海洋生態保育-遠洋漁業與海鳥保育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
臺灣為全球鮪延繩釣漁業的重要國家,擁有上千艘遠洋漁船在世界三大洋作業。然而,這些延繩釣船在高緯度海域作業時,常會誤捕海鳥如信天翁等,對海洋生態造成威脅。為改善此情況,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1999年推動「避免延繩釣漁業混獲海鳥國際行動計畫」,我國也於2006年發布並在2014年更新國家行動計畫,要求漁船執行如裝設避鳥繩、支繩加重或夜間投餌等至少兩項措施,降低誤捕海鳥的風險。這些規範不僅是對國際責任的履行,也展現了我國對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現代漁業強調永續經營,不僅要確保漁獲資源穩定,更要關懷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整體生態環境。實現「捕魚不捕鳥」,讓漁業與自然和諧共存,才是真正實踐海洋友善與永續發展的行動。
國小5-6年級
地理-梅雨 - 臺灣雨季的開始縮圖
地理-梅雨 - 臺灣雨季的開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
每年進入五月與六月,滯留鋒面常駐臺灣上空,象徵著梅雨季節的來臨。與人們想像中的綿綿細雨不同,梅雨期間的降雨經常來得又快又猛烈,這是因為「對流雲」發展旺盛所致。當對流雲經過時,會帶來短時間的豪雨,接著馬上放晴,變化快速,被戲稱為「翻臉比翻書還快」!這樣劇烈又不穩定的天氣正是梅雨的典型特色。認識這類天氣現象的成因,不僅有助於我們掌握臺灣氣候的變化趨勢,也提醒我們在梅雨季節中要提高防災警覺。面對局部性的大雨與可能造成的土石流、淹水等風險,及早準備與警覺,才能保障生活的安全與穩定。學會觀察天氣變化,理解自然運作,正是邁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一步。
國小3-4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地質特色縮圖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地質特色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金瓜石與九份,曾被譽為東亞第一貴金屬礦山,埋藏於地底下的不只有金礦與銅礦,更有種類繁多的礦物與岩石。全台灣擁有300多種礦物,在水金九地區就能找到110多種,如此得天獨厚的地質環境,如何形成的呢? 金瓜石與九份的古老岩層為一千萬年以上的沉積岩,有含媒頁岩及含有海相化石的砂岩,三百萬年前造山運動使地層傾斜折曲,一百萬年前琉球海槽張裂,使地層多處發生正斷層活動 。 在大金瓜、 小金瓜、 茶壺山、 第一長仁、 牛伏、燦光寮山等地,形成我們所看到多變且美麗的礦物族群,由於受矽化作用的岩石與火成岩,較一般岩體堅硬 經常年的風化作用逐漸裸露於地表,鍛造出今日金瓜石地區獨一無二的礦石山峰。 水金九(相似於閩南語讀音「美很久」) 位在台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三個地區,「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
國小5-6年級
文化保存-布袋戲(黃俊雄)縮圖
文化保存-布袋戲(黃俊雄)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布袋戲在台灣的歷史,一般認為始於道光咸豐年間,由福建漳洲、泉洲及廣東潮洲等地傳來台灣。在台灣的歷史發展約略可分為九個階段:(1)籠底戲時期、(2)北管戲時期、(3)古冊戲時期、(4)劍俠戲時期、(5)皇民化運動時期、(6)反共抗俄劇時期、(7)金光布袋戲時期、(8)廣播布袋戲、(9)電視電影布袋戲。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警察宿舍修復紀錄 預告縮圖
由工藝教室、工藝師駐村空間、木工場及工藝傳習室組成,結合不同工藝與大溪木藝交流,以「木與漆工藝交流、傳習及文創展演」為主題,邀請國際漆藝家至大溪駐村傳習、交流、展示,以促進人才交流、薪傳發展,並研發木與漆結合的文化商品及體驗手作課程,期望聚集年輕人才及活絡大溪工藝轉型新生,另保留部分空間展示「警察宿舍群生活故事」,利用活潑手法,講述宿舍群原住戶的生活記憶與故事,反映大溪從日治時代到戰後的宿舍聚落變遷、轉變與再生。 六連棟修復前包含木構造歷史建築本體及後期加建磚造,以維持3戶現貌方式修復,另3戶木構造歷史建築本體現況損壞較嚴重,除配合再利用須拆除部分室內隔間牆打通為一個展覽空間外,其它以原貌修復為原則。修復工程包含基礎地坪、牆體、屋架、天花板、門窗、蟲蟻防治工程;木工場及工藝傳習室修復工程則為基礎地坪、牆體、屋架、屋頂、天花板、門窗工程。 修復後包含六連棟生活廳原住戶生活情境策展、工藝家駐村空間與工藝教室;木工場提供木藝師創作的空間,並展示其工具及器材;工藝傳習室則為木博館辦理深度的工藝傳習課程使用。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諸聖教堂考古遺址縮圖
文化保存-諸聖教堂考古遺址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諸聖教堂遺址為西班牙人於1626至1642年統治北台灣時期,興建於聖薩爾瓦多城的附屬設施,主要用途為傳教、傳教士的住宿以及安葬逝者,位於今和平島平一路一帶。自2011年起,台灣與西班牙展開相關計畫,雙方團隊聯手展開多次考古調查,陸續出土十三行文化與圓山文化文物、清代與日治時期遺物,以及墓葬與建築基址。2018年起,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支持下,進行大規模開挖,揭露出教堂後殿及部分內殿基址,保存狀況良好。遺址出土的歐式十字架、安平壺、克拉克瓷等物件,見證十七世紀基隆作為國際交流據點的重要地位。
國小5-6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美崙溪畔修築紀事】專題影片縮圖
美崙溪畔日式宿舍群的特色包括:日式雨淋板牆身、黑瓦與文化瓦覆頂、水泥磚造基座架高地板以利通風、建物四周設水泥單斜式排水溝、正門前立有水泥磚造矮門柱、獨特的磚造煙囪等,表現出日式傳統建築的演進,以及為適應殖民地氣候的應變,設計出臺灣特有的「移民風格」式樣,係花蓮發展歷程中重要證物之一。八棟建築物中,僅有將軍府(A幢)為獨棟木造宿舍,其餘七間則為兩戶合併之雙拼式木造宿舍。此外,位於宿舍群中心位置,中正路622巷6號的A幢建築除了是八棟中唯一的歷史建築外,在官舍的等第上屬「高等第二種官舍」,從其他七棟為「判官官舍」之甲種或乙種宿舍可以得知,其地位是本區域最高。一般日式木造宿舍之古蹟或歷史建築,通常是單幢或數幢單一類型被保存下來,建築樣式也常是單一或大同小異,然而本區宿舍依照不同官職等第而產生不同的類型、樣式、裝修,從中可以欣賞到更豐富的建築面貌。 本次修復前發現建築損壞狀況包括:室外混凝土設施(防空洞、消防砂地、垃圾桶、門柱、排水溝等)多有風化、損壞情形,植栽茂密已遮蔽建築,阻擋日照和對外景觀,入口動線不明顯,缺乏引導指標,而室內物件更有腐朽、變形破損等情況。遂本次修復目標為依照原始面貌、顏色、尺寸形制等方式修復,管線進行更新或新增,另新增無障礙設施,重新鋪設人行道及景觀調整,以文化資產價值優先保存原則,依照原有形貌修復,部分設施適度補強。施作方法也是以原有傳統工法為主,現代科技與工法為輔,並重視建物結構安全性、抗震、防潮、防生物危害,以及消防系統、監視系統、電力供給、燈光照明、通訊系統等規劃設計。修復工程已於民國109年(2020)8月1日開工,預定民國111年(2022)8月竣工。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小籃縮圖
傳統技藝-小籃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
本件為竹籃,寬竹片框成圓形的器口,器身以竹篾斜紋編成,籃底略呈方形,兩個側面各穿出兩個竹片,在藍口上方形成交叉提把,整體不做裝飾,造型簡單實用。籃子是傳統常用的承裝容器,一般而言較籠為小,形制簡單,造型有圓口、方口等,材質多樣,有竹、藤、藺草、棕櫚等材質。因其用途又可分為魚具、農具、飲食具等,承裝物品之後可以透過提、挑、背等方式搬運移動。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臺南市定文化】麻豆集英社-太平天歌縮圖
在麻豆區巷口里的【慶安宮】,每每經過都可以看到廟埕有老人下棋、稚孩下課遊玩這樣的鄉間景物,但一定沒發現這裡蘊含有著百年文化-集英社。 太平天歌緣起 相傳唐代天寶年間鄭元和,眷戀名妓李亞仙,終至床頭金盡,淪為『乞丐幫主』,以散曲,什劇傳授乞兒,以取悅社會謨生,稱之為『太平歌』,從此原屬士大夫階級的南管音樂走入民間,成為另一種庶民音樂。後來鄭元和狀元及第,受皇帝誥封名符其實的『天子門生』,所以流傳至今的太平清歌團都將鄭元和奉為祖師爺。 近年來,民間針對各種表演技藝活動,例如宋江陣、八家將、蜈蚣陣、12婆姐及許多暗藝等都積極保存予以推廣,學員譚海辰積極與麻豆DOC及台南高雄輔導團共同製作影片,使此項珍貴文化資產得以永續流傳,並且吸引更多有興趣社會或學校各界人士參與,淨化人心,增添社會和諧風氣,引導年輕朋友喜愛這種活動,以避免誤入歧途。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礦山藝術季主視覺縮圖
礦業遺址是共同的記憶,山城紋理是彼此的資產,生活情境有人們的溫度,希望透過民國109年(2020)舉辦的礦山藝術季,將藝術與遺址進行融合,因此廣發邀請,希望藝術家們熱情參與水金九地區的礦山藝術季,將礦山藝術季獻給這座山城,也獻給當下生活的我們。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縮圖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馬祖擺暝」傳承自原鄉福州民俗,於農漁淡季的農曆正月上旬至2月初舉行,整個馬祖四鄉五島70餘座廟宇各依其舊有例祭日 各自辦理擺暝祭祀藉擺暝迎神祈安與調劑生活並凝聚宗族、村民、信徒之團結力量;每年擺暝期間,移居桃園八德、新北永和的眾多旅臺馬祖人多會返鄉參與擺暝祭典蔚為一俗。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