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是將數位科技與生活化的防災教育緊密結合 ,引導學生從「認知」走向「實踐」。其設計主要建立在以下幾個原則:首先,數位媒體的情境化教學。本教案的設計理念即為「結合數位媒體讓學生認識災害並學會預防及處理」 。課程中透過播放「電子書情境」,具體展示了荳荳家、學校、社區居民的防颱工作 ,將抽象的防災知識(如颱風災害) 轉化為生動且易於理解的視覺場景。其次,多層次的整備思維。課程的討論範圍從個人與家庭(如採買物資、關上窗戶) ,擴展到學校(如修剪樹木、清除排水孔) 和社區(如固定招牌、檢查發電機) 。這種由內而外的多層次探討,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更完整的社會性防災觀念。第三,強調知行合一的應用。本教案的學習目標(認識災害、了解方法、認識物資) 緊扣「安全教育」與「防災教育」議題 。課程內容從「該準備什麼」(如手電筒、乾糧、飲用水) 到「該做什麼」(如清除水溝) ,再到「不該做什麼」(如登山、觀浪) ,將知識點直接連結到具體的避難行為與生活技能實作 。第四,連結經驗的合作學習。課程安排了「分組討論」 ,讓學生分享自己家中準備防颱的經驗,以及討論颱風期間的「安全」及「不安全」活動 。這不僅能讓學生反思所學並應用於自身生活,也透過同儕互動,加深對防災重要性的體認。
修改日期:2025-11-17